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12月26日至27日,郑州八中邀请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郑州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郑建梅到校进行红十字急救员培训。50多名教师参加了急救知识理论与实操培训,并参加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
整个急救培训从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讲起,介绍了应急救护的目的、原则、程序和注意事项,重点为教师们培训了心肺复苏技术和创伤救护包扎技术。
红十字运动自1863年在瑞士人亨利·杜南发动创立起,一贯坚持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等七项基本原则,在意外伤害或急症发生时,红十字救护员能够运用应急救护基本技能,立即为伤病员实施应急救护,体现爱心、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郑建梅强调,应急救护员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应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冷静地采取各种有效救护措施,从身体和精神上救护伤病员,挽救伤病员的生命,防止伤病恶化,促进伤病员恢复。
郑建梅提到,以现场第一目击者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系列过程,构成了伤病员的“生命链”。“生命链”普及实施越广泛,危急病人获救成功率越高。
在介绍心肺复苏技术并操作示范时,郑建梅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对于心博骤停的患者,生命救护只有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技术实施得越早,病患救治成功率越高。为保证患者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有力,成人按压频率保证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恢复,避免胸外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在实施人工呼吸时,要用仰头举颏法,将气道打开,确保气道开放通畅,在口对口吹气时,要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气,再缓慢吹气两次,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对于心搏骤停者,郑建梅还介绍了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方法;对于气管异物梗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另外,创伤出血与止血、现场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常见创伤救护方法;晕厥、脑卒中、癫痫等常见急症救护方法;交通事故、烧烫伤、中暑、电击伤、淹溺、犬咬伤等意外伤害救护方法,以及火灾、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发生救护办法,等等,郑建梅也一一做了介绍。
生命如花,唯有精心呵护才能美艳绚烂。通过培训,老师们对生命的呵护更多了一份理解,也更多了一份救护技能,他们将淬炼急救技能,为自己、为家人、为周围的人带去生命的关爱。
据了解,郑州八中将继续组织第二批教师参加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为生命绽放保驾护航。(范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