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以案说险之谨防注销校园贷诈骗

2025年03月13日11:18

【案情简介】

某日,某高校毕业生小郭接到一通自称“某金融平台客服”的来电。对方声称小郭在校期间曾开通某平台2万元“校园贷”账户,根据国家最新政策,若未及时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在长达2小时的诱导性话术下,小郭被要求通过多个网贷APP申请贷款,并将累计4万元资金转入“对公账户”完成“清零操作”。次日,当小郭尝试联系“客服”确认时,发现对方已失联,随即报警。

【诈骗手法解析】

本案系典型的“注销校园贷”电信诈骗,其犯罪链条呈现以下特征:

1.身份伪装:冒充金融机构客服,伪造“银保监会文件”“征信系统截图”等佐证材料。

2.心理操控:利用毕业生对“征信污点”的恐惧,结合“政策收紧”“限时操作”等话术制造紧迫感。

3.资金转移:诱导受害人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借贷,将资金转入指定“安全账户”。

4.技术支撑:利用虚拟号码、AI语音系统实现规模化诈骗,资金到账后迅速通过多层账户洗白。

【风险提示】

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在此提醒您,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

1.官方渠道核实

任何涉及“消除校园贷记录”“修复征信”的来电,应立即挂断并通过银行/平台官方客服核实。

2.法律红线勿触碰

转移借贷资金配合他人操作,可能涉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征信异议需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提出,不存在“付费消除记录”。

3.应急处置措施

若遭遇类似骗局,切勿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保留通话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向银行申请账户止付;拨打96110反诈专线或110报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