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桐兴兰考队在队长刘欣荣、领队老师姚飞的带领下,深入兰考县开展乐器产业调研。此次调研聚焦新一代青年人在产业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积极探寻高校智力支持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而在这场实践中,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创新理念,成为推动兰考发展的重要力量。
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自成立以来,便锚定“系统性诊断、情景化模拟、工程化实践、产业化应用”的学科转型目标,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此次兰考乐器产业调研,正是学部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缩影。
调研首站,团队来到兰考县民族乐器展览馆。在唐主任的讲解下,队员们深入了解兰考民族乐器从发源逐步迈向产业化的历程。随后走访海棠国乐与花板制作企业,看到兰考乐器产业“传统根基+创新驱动”的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发挥了独特作用。学部依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兰考县的木材资源分布、运输路线等进行系统分析,为乐器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和物流运输提供科学规划建议,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徐场村,青年接棒产业的生动实践让人印象深刻。七贤琴坊坚守手工定制,呼吁打造品牌;激光雕刻企业高效嵌入产业链;青年代表徐亚冲传承技艺并积极开拓线上海外市场。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则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学部组织专家团队,运用遥感技术对兰考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帮助企业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调研中,团队特别探访河南大学“地理工程小院”。这里是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落地的“中低产潮土农田提质增效技术体系”“高标准农田水盐工程”等成果,充分展现了学部在地理工程学科领域的雄厚实力。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改善了兰考的农业生产条件,还为乐器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和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学部还借助大数据分析,对兰考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调研最后一站,团队走进焦裕禄干部学院,在焦桐树下感悟“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兰考精神。作为新一代青年学子,桐兴兰考队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接过学院前辈的接力棒。而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也将持续发力,通过开展专题研究、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兰考乐器产业与地理环境、文化资源的内在联系,探索将兰考精神、黄河文化等元素融入区域品牌塑造的有效路径。
未来,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将继续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与兰考的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兰考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河南大学 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 张力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