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逼我学国画

2023年11月09日15:20

作者:灵宝市人民检察院 翁亚红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的生活变了,整天围绕着我爱的两个家人,机械地重复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刷一会儿抖音,下班盼老公回来一起出去逛逛,假期盼女儿早点回家团聚。

微信图片_20231108163001.jpg

但是我爱护的女儿从去年暑假开始,就一直逼我做我不喜欢的事,不知道她从哪里看到一个国画网课在打折促销,可能是自己不愿意学,但是又不愿意错过占便宜的机会,所以开始逼迫我学习国画。

微信图片_20231108163502.jpg

一开始,我对这个决定非常抗拒:哪有这样对自己妈妈的女儿啊!但是假期期间和女儿低头不见抬头见,天天都能听到她念叨那个国画班多好多便宜,最后我终于妥协了,只是因为不愿意再次听到女儿的反复催促,并且那个网课也不是很贵,不如花点小钱买个安静,至于学画,糊弄糊弄就过去了。所以勉强答应,付了款。

微信图片_20231108163504.jpg

你别说那个网课还真的有点值,报名费不多,课不少,竟然还送一套基础国画工具。看着快递送到家的一大堆工具,心底里暗暗觉得能收到这一堆国画材料已经很值了,但是自己下班以后很累,只想刷刷抖音,从头到尾都没准备学国画,就像对待家里其他鸡肋的东西一样准备将其束之高阁,女儿问起就说网课是骗人的,商家就是卖材料的骗子。

微信图片_20231108163505.jpg

然而,女儿似乎早有预谋,她似乎对这个国画初学班了如指掌,每天一到网课直播时间就跟着我一起学习,并且还“细心”地帮我把笔,颜料和宣纸都准备好了。这下想要偷懒也不行了,干脆就跟着网课乱画一通。第一节课是学画老虎,可能我真的没有绘画天赋,我和女儿同时学习,她的线稿中线条流畅,画的几乎和老师一样好,我擦擦改改,连纸都擦破了,画出的线稿反倒像一只猫,于是我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大啊。女儿似乎看出了我的沮丧,难得好颜色的劝我:“大家都是从最基本的线条、笔墨运用开始,一开始敢下笔就已经很厉害了,并且你看看课程群里,学员画的一个像狗,一个四不像,至少咱们还是猫科动物范畴嘛。”幽默的语言让我忍俊不禁。

尽管还是觉得国画深奥复杂,但女儿的鼓励让我逐渐接受这一切。每天甚至开始期待课程,因为当两个小时的课程后,看到一幅幅作品从自己的笔下诞生,心里的成就感满满:从简单版千里江山图,到桃园村景;从展翅翱翔的雄鹰,到国色天香的国花牡丹。课程即将结束,我也画出了不少作品。正当我以为马上可以结束这场国画风波之后,这时候女儿升级了他的“监视”等级,她认为我画的不好,让我每天都要重新练习两个小时的课上内容。

微信图片_20231108163506.jpg

这种逼迫不断,我开始和女儿较劲。自己好歹干了一辈子工作,就没有发现什么困难能难倒我。她说我画的不好,我就把一幅画练习五遍十遍,直到画的惟妙惟肖,成为学员群里画的最好的那个,让女儿也不得不佩服。

自从学习国画以来,自己不知不觉逐渐深陷于国画的魅力之中。每次拿起画笔,都是一次情感的宣泄,一次对世界的重新审视。国画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表现方式,用笔墨勾勒出意境和情感,让我不断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世界。看见水墨在自己笔下晕染,似乎心里什么空着的地方被逐渐填满,这种进入心流的状态,是我从未体验到的。

我逐渐发现,国画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难以理解,它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一种内在的美。笔触的运用,颜色的调剂,只是国画的表面技巧,正所谓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心自在,真正的国画是接触并且熟练这些技巧,用一方宣纸,展现自己内心的万千色彩。我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绘画偏好:我喜欢画花团锦簇的牡丹,相比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反倒更加适合我这个“俗人”。写意牡丹花冠在具体画法上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但我习惯从牡丹花的中心开始,用胭脂色以及钛白色晕染,从花的中心到花外缘,用明黄点缀花蕊,再用墨色枝叶衬托,这样,一朵娇嫩欲滴的牡丹就诞生了。我挑选了自己最得意的牡丹作品参加国画比赛,竟意外得奖。这更加激发了我对国画的兴趣,暗暗发誓要将国画作为一辈子的兴趣培养。

微信图片_20231108163507.jpg

现在的我,除了上班时间外,我每天都在围着国画打转,抖音大数据天天推送国画教学视频,我看到了就会点进去,跟着学一两个技法,甚至也会根据二十四节气自己创作一些新奇的作品。立秋时我画了柿子和螃蟹,冬至是热腾腾的饺子,立春是心向神往的桃花源,夏至是冰凉解渴的大西瓜。女儿再也不逼我了,相反因为她最喜欢我的作品,所以我会想着多画点寄给上学的女儿。国画也成为了我和朋友之间的共同话题,我会赠送好的作品给朋友一起共同鉴赏,让身边的人都爱上了国画,这都是女儿的功劳呀!

在这个学习国画的过程中,我由最初的抵触到逐渐接受,再到喜爱国画。也明白了,有时候,只有通过尝试,才能发现新的乐趣和意义。这一切,都是女儿对我的爱的体现。她的“逼迫”,让我不得不踏上国画之路,而最终,我发现这是一段充满爱和关怀的旅程。这是女儿对我的爱,也是我对国画的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