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枫景看河南│邓州市法院构林法庭:心系群众止纷争 真情服务暖民心

2023年09月12日16:05 来源:河南法制报

□郭琨 朱晓旭 张颖

邓州市法院构林法庭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辖构林镇、刘集镇、都司镇、龙堰乡四个乡镇,辖区面积约476.6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近27万人,耕地面积50余万亩。为有效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涉“三农”纠纷,近年来,构林法庭不断汲取“枫桥经验”的思想精髓,以诉源治理为切入点,以多元解纷为结合点,积极回应农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近三年来,构林法庭的辖区收案数量呈下降态势,辖区内的官刘村、户张村等行政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无讼村”。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构林法庭辖区面粉加工企业较多,这类企业大多与农户关系紧密。2019年8月,邓州市某丰面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某意外身亡,当时在该公司存粮和与该公司存在债务纠纷的群众有近千户,但该公司已无还款和兑粮能力。为最大限度地维护涉案农户的利益,构林法庭在与当地政府密切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法庭为主导,政府、司法所协同配合的调处方案,及时组织农户与该公司现负责人进行债务清算和调解,在有限的条件内积极为农户争取最大的利益。截至目前,涉该公司的800余起案件已全部办结,不仅解决了农户“急难愁盼”的问题,也为当地政府化解了难题。

鉴于类似案件频发,2022年7月,构林法庭成立“金穗工作站”专门办理该类案件,及时做好辖区涉面粉加工企业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相邻宅基地纠纷等涉“三农”纠纷案件的提前介入、预判及诉前化解工作,并坚持做到快立、快调、快判,最大限度上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

打造矛盾化解品牌

2022年6月,构林法庭以创建“三不四零”和“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模式,发挥退休干警赵秋贵家在当地、长期在审判一线工作、有丰富的基层调解经验的优势,成立了“老赵诉前调解室”,驻庭开展案件诉前化解工作。

在一起涉宅基地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因宅基地范围发生纠纷,当地村委和相关部门多次调解,都未能解决问题。后来一当事人来到“老赵诉前调解室”反映情况,赵秋贵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当地镇政府、司法所、村委干部等工作人员,共同去现场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据了解,“老赵诉前调解室”从成立以来,共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90余起,平均每月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彰显司法为民温度

针对残疾人、妇女儿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构林法庭专门开辟绿色服务窗口加强服务和指导,在办理弱势群体维权案件中充分彰显司法的温度与情怀。

某公司承建蒙华铁路邓州段施工工程。该工程分包后,徐某负责部分路段附属工程的施工。徐某雇张某等50余名工人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数十名工人的19万余元工资没有发放到位。工人多次向承包商及相关负责人讨要工资,均未得到解决。无奈之下,这些工人来到镇政府和构林法庭寻求帮助。本着调解优先的原则,构林法庭的干警多次对承包方相关负责人及徐某进行劝导,并5次同工人代表到施工工地找相关负责人商量解决方案,最终,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与工人代表达成调解协议。截至今年8月,工人全部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款。

近三年来,构林法庭先后被评为“南阳市优秀人民法庭”“南阳市政法系统十佳政法单位”,被省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授予“李庆军式十佳办案团队”称号、命名为河南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