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记者 何永刚 通讯员 杨委峰
近日,商丘市中级法院调解员赵红英告诉河南法制报记者,她曾分到过这样一起上诉案件,原告刘某入住某酒店期间,将脚放在洗脸池中洗脚,不料酒店洗脸池盆底脱落,导致刘某右脚肌腱断裂。
因与酒店协商赔偿事宜不成,刘某起诉至法院。赵红英拿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均表示不会作出让步,调解进入胶着状态。
到底谁的责任大、谁的责任小?赵红英想到,商丘市中级法院正在探索“法官+调解员”互助调解模式,于是赶紧和案件承办法官郭玮进行沟通,并说出了自己的疑问,郭玮利用多年的办案经验,将案情进行了详细分析,很快消除了赵红英的疑惑,给赵红英接下来的调解工作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促进案件尽快调解,郭玮提出与赵红英分头行动。赵红英与酒店和刘某进行沟通协调,询问双方的和解意向和诉求。随后,郭玮与刘某的代理律师沟通,从法律层面出发释法明理。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最后双方当事人成功签订了调解协议。
■故事背景
商丘两级法院坚持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作为诉源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动构建诉前联动纠纷解决机制,针对专业性强、法律性强的疑难复杂案件,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调解组织专业调解模式,主动引入特邀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优势互补。
市中级法院与市工商联主动对接,于2022年12月引入商丘市工程建设业商会调解委员会等5家商会,在该院成立调解工作室,受到商丘辖区众多企业欢迎。
5月,在商丘市华豫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驻市中级法院调解工作室,该服务中心主任陈毓成功调解一起知识产权涉企侵权纠纷,当事人当场履行完毕,并送锦旗表示感谢。该案入选全国“百家商会调解典型案例”。
2021年以来,商丘两级法院加强部门联动,与工商联、工会、侨联、价格认证中心、银保监会、中小企业协会、人民银行、人社局等多家组织机构完成了对接工作,搭建多元解纷平台。目前,全市法院共对接特邀调解员992名、调解组织361家。今年以来,共向对接的组织机构委派诉前调解案件4988件,结案4763件,调解成功3212件。
此外,商丘两级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架起诉前解纷“线上桥梁”,实现纠纷“一站式”在线化解全覆盖,今年以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调解案件9951件,大大提升了群众对诉讼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