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提起汉字,就一定会想起安阳这座城市,这个发现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地方。
甲骨文为后人“望文生义”留下广阔空间
甲骨文的发现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官员。一次他患疟疾,煎药时看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刻画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类似金文或青铜器上的铭文。王懿荣是金石学家,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系统完整。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在那里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兽之类的甲骨,人们就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干什么用的?研究证明这些带有文字的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在商朝,国家及部落统治者非常迷信,比如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会不会有灾祸,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都要进行占卜。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占卜的时候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从王懿荣发现第一块甲骨到中国现代考古近百年时间,共在安阳发现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虽然在外形上有较大的区别,但是从字的结构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成为殷商文明的信息史料宝库。
一些简单的符号或线条,记录着天地间的秘密,自然界的规律;记录着国家的兴衰,部族的争斗;记录着对苍天的崇敬,对大地的膜拜。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繁如丝带飘逸,妙如惊鸿之舞,暗藏玄机无数。就拿“人”字来说,形似人的形状,臂与腿特别突出。虽然只有一撇一捺,却包含着无尽的内涵。有人说一撇代表自己,一捺代表他人,互爱互助一家人;有人说一撇代表男人,一捺代表女人,一男一女结亲人;有人说一撇是阳,一捺是阴,懂得阴阳之道就是人;有人说一撇是德行,一捺是才能,有德有才是完美的人;还有人说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瑕瑜互见每个人。当然这些说法都像王安石所说的“波者水之皮”一样,但恰恰展现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为后人“望文生义”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
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几种古老的文字,如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哈拉伯文字等,它们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均被历史湮没,没能流传下来,唯有中国的汉字使用至今。一文一世界,一字一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有了汉字,中国历史才由口口相传转化为以文字作为媒介的客观全面记载;有了汉字,中华民族才得以了解过去、记录今天、昭示未来;有了汉字,璀璨的华夏文明之花才得以在全世界绚丽绽放。
2007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省安阳市开工,2009年11月一期工程正式开馆。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会被高18.8米的字坊所吸引,它取自甲骨文、金文中“字”字之形,气势雄浑,大气磅礴。该馆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中国文字博物馆犹如一部文字史书,记录着中国文字的源头、萌芽、茁壮成长,更是安阳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在保护、传承、弘扬好汉字文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发布了一则“悬赏公告”,如果能破译甲骨文,每破译一个字,博物馆就奖励10万元,以此来激发人们研究甲骨文的积极性。
当古老的文字碰上现代科技,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安阳师范学院一直致力于研究甲骨文文化,拥有国内唯一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甲骨文信息处理创新团队,建有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甲骨文活化利用中心和汉字文化体验馆等专业平台,是全国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单位和学术中心。自动拼合甲骨残片、甲骨文知识图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尤其是安阳师范学院建设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为全世界热爱甲骨文文化的网友,提供了一个免费的甲骨文研究成果专业互联网搜索平台。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是文化传承的优秀基因,它的力量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在安阳殷墟,祖先把文字刻在甲骨和青铜上,是为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在安阳岳飞庙,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是为了家国天下的传承;在安阳马氏庄园,人们将忠义镶嵌在楹联中,是为了良好家风的传承;在安阳林州红旗渠,修渠人将名字镌刻在石头上,是为了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安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是在这些文明元素的不断积累传承中,才孕育出生生不息的灿烂辉煌。
文字之美在安阳随处可见
一片甲骨惊天下,一撇一捺皆传奇。今天的安阳,文字之美随处可见,“我是安阳人,学学甲骨文”深入人心。行走在安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甲骨文元素,甲骨文文化已融入安阳城市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寸肌理。安阳市建设102座甲骨文书屋,为市民打造了“一房、一品、一特色”阅读空间。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安阳又增添了一处城市文化新地标,不少市民慕名前往参观打卡,畅游汉字王国。包含甲骨文元素的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盲盒、甲骨文雪糕、甲骨文创意设计作品等火遍朋友圈,深受大众喜爱。在安阳市的社区、学校、文化中心等场所,有关甲骨文的剪纸、绘画、书法等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安阳人对文字的热爱已深入到每个市民的血脉之中,让安阳“字”有底蕴,“字”得其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文脉绵延,源远流长,面向未来,奔腾不息。如今的安阳,以甲骨文文化传承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以创新创造为先导,正在全面释放安阳城市的文化魅力,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者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吉炳伟)
殷墟:甲骨文的述说……
2023年06月30日09:3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