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魏万青:慢性心力衰竭的内科管理

2024年09月14日15:11
【查看证书】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一种长期、复杂的慢性疾病,它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内科管理作为慢性心衰治疗的核心部分,涵盖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病情监测、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一、慢性心力衰竭概述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病的终末阶段,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慢性心衰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因此,科学的内科管理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内科管理原则

慢性心衰的内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识别心衰症状,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2.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全面管理心衰。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长期管理:心衰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管理。

三、具体管理措施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慢性心衰内科管理的基石。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这些药物被称为“新四联药物”,旨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风险。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潴留,缓解心衰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ACEI/ARB: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MRA:通过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减少水钠潴留,预防心脏重构。

SGLT2i: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预后。

2.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同样重要。具体措施包括:

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减轻心脏负担;减少脂肪摄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适量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衰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保持适宜的体重。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应严格戒烟限酒。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稳定。

3.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病情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体重监测:体重变化是反映体液潴留的敏感指标,每日监测体重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症状监测: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

实验室检查:定期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BNP(B型利钠肽)等指标,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衰程度。

4.心理支持

慢性心衰患者常因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下降而感到沮丧、焦虑。因此,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具体措施包括: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心衰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建立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加入患者交流群、参加康复讲座等活动,增强社会支持感。

四、患者自我管理

患者自我管理是慢性心衰内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记录病情变化:记录每日的体重、症状变化等情况,以便医生评估病情。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

学会应对压力:通过听音乐、绘画、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总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内科管理。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病情监测、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自我管理也是内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命。因此,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来说,科学的内科管理和积极的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张庄卫生院  内科  魏万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