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高危胸痛作为冠心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若不能及时精准识别并处理,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一、冠心病高危胸痛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冠心病高危胸痛是指由冠心病引起,具有潜在生命危险,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胸痛症状。这类胸痛往往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直接相关,是冠心病病情进展到严重程度的重要信号。
(二)特征
疼痛性质:冠心病高危胸痛通常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性或烧灼样疼痛,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患者常描述为“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
疼痛部位: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但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甚至上腹部。
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5分钟,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不易缓解。
伴随症状: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极度虚弱或濒死感等症状。
二、冠心病高危胸痛的识别要点
(一)病史询问
冠心病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冠心病病史,包括心绞痛发作史、心肌梗死史等。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胸痛时,应高度警惕高危胸痛的可能。
危险因素: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家族史等。这些危险因素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也是识别高危胸痛的重要线索。
(二)症状观察
疼痛特点:仔细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若疼痛符合冠心病高危胸痛的特征,应高度怀疑冠心病发作。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冠心病高危胸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工具。高危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异常改变。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一过性心肌缺血改变,提高诊断准确性。
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伤时,心肌酶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会升高。冠心病高危胸痛发作时,这些指标往往明显升高,且具有特征性动态变化。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鉴别心绞痛与心肌梗死,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CT血管造影等,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对于高危胸痛患者,由于病情紧急,往往先根据病史、症状和心电图等初步判断,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三、冠心病高危胸痛的鉴别诊断
(一)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鉴别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患者也表现为剧烈胸痛,但疼痛多为撕裂样或刀割样,常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心电图检查常无特异性改变,而主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患者以呼吸困难及气促为主要症状,也可表现为胸痛、咯血等。心电图检查可能出现SⅠQⅢTⅢ征等特征性改变,而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和CT肺血管造影可确诊。
(二)与非心血管疾病鉴别
胸壁疾病:如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等,也可引起胸痛,但疼痛多局限于胸壁,与呼吸、咳嗽等动作有关,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正常。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也可表现为胸痛,但常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正常。
四、冠心病高危胸痛的紧急处理
(一)立即休息
一旦怀疑冠心病高危胸痛发作,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情绪加重心脏负担。
(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若患者身边备有硝酸甘油,可立即舌下含服1片(0.5mg)。硝酸甘油可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若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含服1片。但需注意,硝酸甘油可能引起低血压等副作用,且对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效果不佳。
(三)紧急就医
无论患者症状是否缓解,都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五、冠心病高危胸痛的预防策略
(一)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合理膳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油腻的饮食。
(三)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量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供血能力。
(四)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和早期病变。
冠心病高危胸痛的精准识别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至关重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观察、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我们可以及时准确地识别出冠心病高危胸痛患者,并给予紧急医疗干预。同时,积极预防冠心病高危胸痛的发生也是降低其危害的重要措施。
镇平县石佛寺镇卫生院 内科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