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合理的营养搭配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更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孕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建议以及实用的饮食搭配技巧,可以帮助您科学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
一、孕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一)孕早期(1~12周)
叶酸
重要性:叶酸对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缺乏叶酸可能导致神经管缺陷,如脊柱裂等。
建议摄入量:每天400微克。
食物来源:绿叶蔬菜(如菠菜、甘蓝)、豆类、柑橘类水果、坚果等。
补充方式:除了通过食物摄入,孕妇通常还需要遵医嘱服用叶酸片,一般建议吃到怀孕三个月为止。
碳水化合物
作用:提供能量,满足孕妇日常活动和胎儿发育的基本需求。
建议摄入量:与孕前相同,无需额外增加。
食物来源:全谷物(如糙米、燕麦)、薯类(如红薯、土豆)等。
蛋白质
作用:参与胎儿组织和器官的形成与发育。
建议摄入量:每天55克。
食物来源: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等。
其他营养素
碘:对胎儿的甲状腺发育很重要,每周至少吃一次海藻类蔬菜(如紫菜、海带)以保障碘的摄入量。
铁:虽然此阶段需求增加不明显,但也要注意适量摄入,每周补充一次动物血或肝脏有助于宝宝获得更多的铁储备。
(二)孕中期(13~27周)
蛋白质
作用:胎儿生长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
建议摄入量:比孕早期增加15克,即每天70克。
食物来源: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对胎儿大脑和眼睛发育有益)、蛋类、奶制品、豆制品等。
钙
作用: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的关键营养素,同时也有助于维持母体的骨骼健康。
建议摄入量:每天1000毫克。
食物来源: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孕妇应选择低脂或无脂乳制品以减少脂肪摄入)、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虾皮等。
铁
作用: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孕期贫血,保证胎儿氧气供应。
建议摄入量:每天27毫克。
食物来源: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绿叶蔬菜(如菠菜、甘蓝)、豆类等。孕妇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能量
建议摄入量:比孕前增加300千卡/天。
饮食调整: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量,但要注意避免营养过剩。
(三)孕晚期(28周~分娩)
蛋白质
作用:继续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建议摄入量:比孕中期增加30克,即每天100克。
食物来源:与孕中期相同,注重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钙
作用:持续为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提供营养,也为母体骨骼健康提供支持。
建议摄入量:保持每天1000毫克。
食物来源:与孕中期相同,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食物的摄入量。
铁
作用:继续预防孕期贫血,为分娩和产后哺乳做好准备。
建议摄入量:保持每天27毫克。
食物来源:与孕中期相同,注重富含铁的食物的摄入。
能量
建议摄入量:比孕中期再增加150千卡/天,即比孕前增加450千卡/天。
饮食调整: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度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增加分娩难度。
二、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建议
(一)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食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胎儿组织和器官的形成与发育。
摄入量:孕早期每天55克,孕中期70克,孕晚期100克。
(二)碳水化合物
食物来源:全谷物(如糙米、燕麦)、薯类(如红薯、土豆)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提供稳定的能量,同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摄入量:孕早期与孕前相同,孕中期比孕前增加300千卡/天,孕晚期比孕中期再增加150千卡/天。
(三)脂肪
食物来源: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花生等)等。这些食物对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有益。
摄入量:适量摄入,避免过量。
(四)维生素
食物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如橙子、草莓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等。
摄入量:孕期大部分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比孕前有所增加,特别是维生素A、B6、B12、叶酸等。
(五)矿物质
钙:食物来源包括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建议每天摄入1000毫克。
铁:食物来源包括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绿叶蔬菜、豆类等,建议每天摄入27毫克。
锌:常见于海鲜、瘦肉中,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碘:每周至少吃一次海藻类蔬菜以保障摄入量。
三、实用的饮食搭配技巧
(一)营养均衡
食物种类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鱼类、奶类、豆类等各类食物,保证营养全面。
避免偏食:不要单一只摄入一种食物,各种食物都要适当摄入。
(二)少食多餐
饮食规律:每天的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次数安排:饮食的次数可以大于三次以上,选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三)控制总量
主食:每天摄入的总量应该在300克左右(孕早中期4~6两、孕中晚期6~8两)。
水果:每天200~400克。
蔬菜:每天300~500克。
鱼禽蛋肉:每天摄入总量应该控制在200克左右。
奶制品:每天可以喝300~500克。
(四)注意饮食卫生
选择新鲜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或不洁的食物。
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高脂肪、高热量的烹饪方式。
(五)特殊情况的饮食调整
妊娠糖尿病: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GI值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等。
妊娠高血压:减少盐的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等。
贫血:注重补铁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
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不健康饮食
刺激性饮品:避免摄入咖啡、浓茶、奶茶等刺激性饮品,因为这些食物当中都含有咖啡因,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辛辣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酒精:孕妇嗜酒会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增加早产率和围产期死亡率,所以要绝对忌酒。
罐头食品:罐头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对孕妇有时影响很大,它可影响胎儿的细胞分裂,造成发育障碍,所以要少吃罐头食品。
(二)适量活动
选择中等强度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维持适宜体重,促进身体健康。
活动强度:心率加快至最大心率的50%~70%,主观感觉稍疲劳,但10分钟内可恢复。最大心率=220-年龄。
(三)定期监测体重
孕中期和晚期:每周测1次体重,根据增长速度调整能量摄入和活动水平。
体重增长建议:一般体重指数正常的女性,孕期体重总增长建议在12.5kg左右,孕晚期每周增重应小于0.5kg。
(四)遵医嘱补充营养品
叶酸片:孕早期遵医嘱吃叶酸片,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钙剂:胎儿的发育需要足够的钙量,尤其在怀孕中晚期时,可根据医生建议适量补充钙剂。
铁剂:孕期容易出现贫血,适当补充铁剂能改善。
DHA:对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有益,可根据医生建议适量补充。
孕期营养搭配是一场关乎母婴健康的“持久战”,需要孕妇及其家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精心的规划。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能为胎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还能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每一位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遵循普遍营养原则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孕期营养搭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孕妇在整个孕期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孕期,迎来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也呼吁家人和社会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孕育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新生命的诞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开启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新篇章。
新野县妇幼保健院 孕产保健部 常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