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黄静:急救知识普及:主管护师的急救技能培训

2025年07月07日15:39
【查看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疾病、意外伤害随时可能发生,从心脏骤停、异物窒息到车祸创伤、中暑中毒,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让生命消逝。作为健康防线的“多面手”,主管护师不仅承担着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等工作,更需要掌握扎实的急救技能,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响应人”。那么,主管护师的急救技能培训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技能又如何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一、急救培训:主管护师的必修课

1. 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突发状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数据显示,心脏骤停发生后,每延迟1分钟实施心肺复苏,患者生存率就会下降7% - 10%。主管护师作为社区健康服务的核心力量,通过系统的急救培训,能够在黄金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效干预,大大提升抢救成功率。例如,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突发心梗时,主管护师可立即展开急救,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2. 培训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主管护师的急救培训遵循严格的行业标准,由专业机构(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培训内容涵盖理论学习、模拟实操和考核认证,确保护师熟练掌握技能,且培训需定期复训更新知识,适应急救技术的迭代发展。

二、主管护师急救技能培训核心内容

1. 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

- 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开始,要求护师快速完成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100 - 120次/分钟)、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步骤,同时注重团队协作,确保按压不间断。

- AED使用:AED被誉为“救命神器”,培训中护师需掌握识别AED设备、连接电极片、听从语音提示进行电击除颤的全流程操作,即使无医学背景也能在指导下正确使用。

2.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

针对儿童或成人因食物、异物导致的窒息,培训重点教授海姆立克法:对成人和一岁以上儿童采用腹部冲击法,对一岁以下婴儿使用拍背 - 胸部按压法,通过快速冲击腹部或胸部,利用气流冲出异物。

3. 创伤急救处理

- 止血包扎:学习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等技术,针对不同伤口(如切割伤、撕裂伤)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和方法,避免感染并减少失血。

- 骨折固定与搬运:掌握利用夹板、三角巾等工具固定骨折部位,同时学习正确的搬运姿势,防止二次损伤。例如,对疑似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平托法”搬运,避免损伤脊髓。

4. 常见急症处理

- 心脑血管急症:培训识别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如胸痛、偏瘫、言语不清),指导患者立即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迅速呼叫急救。

- 环境相关急症:针对中暑、溺水、触电、中毒等情况,学习现场降温、控水、脱离电源、催吐等急救措施,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三、从培训到实战:急救技能的落地应用

1. 社区场景中的快速响应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或居民活动中,主管护师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需迅速启动急救流程。例如,在为慢性病患者上门护理时发现其突发晕厥,护师可立即评估生命体征,展开CPR或联系急救中心,同时安抚家属情绪,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2. 急救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主管护师不仅是急救的实施者,更是公众教育的推动者。通过社区讲座、模拟演练等形式,他们向居民传授基础急救技能,如教授老人如何识别心梗症状、指导家长掌握儿童异物梗阻急救方法,从而构建“人人会急救”的社会安全网络。

四、持续学习:急救技能的迭代升级

急救医学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主管护师需定期参与复训,学习最新的急救指南。例如,近年来提倡的“单纯胸外按压CPR”简化了操作流程,适合非专业人员施救;新型止血材料和智能急救设备的应用,也要求护师及时更新知识,确保急救措施科学有效。

急救技能如同生命的“安全绳”,而主管护师则是这根绳索的守护者。通过系统的培训与实践,他们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更能带动全社会形成重视急救、学习急救的良好氛围。未来,随着急救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期待更多“生命守护者”涌现,让每一次意外都能迎来希望的曙光。

叶县人民医院 黄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