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郝玮歌:儿童生长痛与疾病疼痛的辨别

2025年07月09日15:36
【查看证书】

孩子总喊腿疼,是生长痛还是疾病信号?这是许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惑。生长痛是儿童发育期的常见现象,但某些疾病的疼痛表现与之相似,若误判可能延误治疗。

一、生长痛:儿童发育的“成长印记”

(一)核心特征:生理性疼痛的典型表现

生长痛多见于3-12岁儿童,是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韧带发育速度导致的生理性牵拉痛。其核心特征包括:

疼痛部位:以下肢为主,常见于膝关节、小腿前侧或大腿前部,偶见于腹股沟区。疼痛通常不固定,可能今天左腿疼,明天右腿疼,甚至双侧交替出现。

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较轻,孩子可能描述为“蚂蚁爬”“肌肉紧绷”等。疼痛发作时,孩子仍能正常活动,无跛行或关节僵硬。

发作时间:夜间或清晨高发,与白天活动量大、夜间神经敏感度升高有关。疼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缓解,间隔数天至数月反复发作。

伴随症状:无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局部按压无痛感。部分孩子可能同时出现反复腹痛或头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二)诱发因素:生长与活动的双重作用

骨骼生长加速:儿童长骨生长迅速,骨膜受到牵拉引发疼痛,尤其在快速生长期(如春季)更明显。

肌肉发育滞后:肌肉、韧带发育速度跟不上骨骼生长,导致运动时肌肉被过度拉伸。

活动量过大:白天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后,肌肉疲劳、乳酸堆积,夜间代谢减缓时疼痛加剧。

营养缺乏:钙、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重生长痛,但并非直接病因。

(三)家庭护理:缓解疼痛的实用方法

热敷与按摩:用温毛巾敷疼痛部位15-20分钟,或轻柔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转移注意力: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分散孩子对疼痛的关注。

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肉力量。

营养支持:保证每日500ml牛奶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避免挑食。

二、疾病疼痛: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

(一)感染性疾病:疼痛伴随全身症状

急性骨髓炎:

疼痛特点:局部持续性剧痛,拒触拒按,早期出现跛行。

伴随症状:高热(可达40℃)、寒战、呕吐,患肢皮温升高、肿胀。

高危因素:近期有皮肤感染、龋齿或上呼吸道感染史。

化脓性关节炎:

疼痛特点:关节屈曲、拒触拒按,轻微活动即引发剧痛。

伴随症状:关节肿胀、皮温升高,患儿因疼痛拒绝负重或行走。

好发部位:1-3岁儿童以髋关节、膝关节为主。

(二)肿瘤性疾病:疼痛进行性加重

骨肉瘤:

疼痛特点:初期为间歇性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加重,止痛药无效。

伴随症状:患肢出现肿块,表面静脉怒张,皮温升高,活动受限。

高危人群:10-20岁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骨样骨瘤:

疼痛特点:夜间疼痛明显,口服阿司匹林可缓解。

伴随症状:病变部位无红肿,但可能有跛行。

(三)慢性损伤:疼痛与活动相关

腱鞘炎:

疼痛特点:屈指时弹响伴掌指关节轻痛,多见于拇指。

典型表现:患儿屈曲手指后伸直困难,用力屈曲可出现弹响。

注射性臀肌挛缩:

疼痛特点:蹲位时臀部胀痛,双膝并拢无法下蹲,需“划圈”行走。

高危因素:有反复臀肌注射史(如青霉素)。

(四)其他疾病:疼痛部位不固定

肠痉挛:

疼痛特点:腹部绞痛,位置不固定,可伴呕吐、出冷汗。

诱发因素:饮食不当、胃肠道积气。

白血病:

疼痛特点:全身多部位骨痛,无昼夜规律,伴面色苍白、发热、体重下降。

三、科学辨别:家长必备的“三步检查法”

(一)第一步:观察疼痛特点

生长痛:疼痛间歇性发作,程度轻,可自行缓解;白天活动正常,夜间疼痛不影响睡眠。

疾病疼痛:疼痛持续或进行性加重,活动时加剧,休息后不缓解;夜间痛醒或无法入睡。

(二)第二步:检查局部体征

生长痛:无红肿、发热、压痛,关节活动自如。

疾病疼痛:局部皮温升高、肿胀、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或出现畸形。

(三)第三步:关注全身症状

生长痛:无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

疾病疼痛:伴高热、寒战、体重下降、皮疹等异常症状。

四、何时需要就医?这些情况别拖延!

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诊:

疼痛持续或加重:生长痛通常不超过2周,若疼痛持续或频繁发作,需排查骨肿瘤、关节炎等疾病。

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皮疹等,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

局部体征异常:如关节肿胀、皮温升高、压痛明显,或出现肿块、畸形等。

影响日常活动:如拒绝行走、跛行、关节僵硬等,需排查骨折、滑膜炎等疾病。

五、预防胜于治疗:科学育儿降低风险

合理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均衡营养:保证钙、维生素D摄入,多吃牛奶、鸡蛋、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

定期检查: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及时发现异常。

避免外伤: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碰撞等外伤。

生长痛是儿童发育的“成长印记”,但疾病疼痛可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家长需学会科学辨别,既不过度焦虑,也不忽视危险信号。通过观察疼痛特点、检查局部体征、关注全身症状,结合“三步检查法”,可初步判断疼痛性质。若无法确定或疼痛持续加重,务必及时就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商水县谭庄镇中心卫生院  外科  郝玮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