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李利阳:甲状腺结节要手术吗?

2025年10月28日15:32
【查看证书】

在体检报告中看到“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时,许多人会陷入焦虑:这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需要手术?手术风险大吗?作为普通外科领域的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的手术决策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综合结节性质、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多维度因素。

一、甲状腺结节的“身份档案”:多数是良性,少数藏风险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出现的局部异常肿块,如同皮肤上的痣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囊肿,多数为良性病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普通人群中通过触诊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概率为3%-7%,而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高达19%-67%。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检出率高,但仅有约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

甲状腺结节的“家族成员”包括:

良性结节:如增生性结节、甲状腺囊肿、滤泡性腺瘤等,通常生长缓慢,极少引起症状;

恶性结节: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90%,其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二、手术决策的“黄金标准”:这5类情况需优先考虑

是否需要手术,核心在于评估结节的“危险性”。以下5类情况是外科医生建议手术的主要依据:

1.结节直径超过4厘米:压迫症状的“警戒线”

当结节直径超过4厘米时,可能对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导致呼吸困难、吞咽梗阻或声音嘶哑等症状。例如,一位50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结节直径达5厘米,出现持续性咳嗽和进食哽噎感,手术切除后症状立即缓解。即使结节为良性,若体积过大引发压迫,手术仍是解除症状的最佳选择。

2.超声提示“恶性征象”:细针穿刺活检的“终极判决”

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工具。若结节出现以下特征,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边界不清:结节边缘模糊,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晰;

微钙化:结节内出现针尖样钙化点,类似“沙粒”;

纵横比>1:结节纵向生长(高度>宽度),呈“直立状”;

血流信号丰富:结节内部血供异常活跃。

若超声提示上述特征,医生会建议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这是术前确诊甲状腺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针获取结节细胞进行病理分析。若活检结果为恶性或无法排除恶性可能,手术是必要选择。

3.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无效时的“终极方案”

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自主功能性结节,可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导致心悸、手抖、体重下降等甲亢症状。若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效果不佳或患者存在药物禁忌,手术切除结节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例如,一位30岁甲亢患者因药物副作用无法耐受,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症状完全消失。

4.结节快速增大:恶变的“红色预警”

若结节在短期内(如3-6个月)直径增长超过20%,或体积翻倍,需警惕恶变可能。例如,一位45岁患者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未定期复查,1年后结节从1厘米增至3厘米,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于快速增大的结节,即使初次活检为良性,也需密切随访或重复活检,必要时手术干预。

5.患者心理负担过重:生活质量优先的“人文考量”

部分患者因结节产生严重焦虑,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一位年轻女性因甲状腺结节反复担心癌变,导致失眠和抑郁。若经医生评估结节为低风险,但患者心理负担无法缓解,手术也可作为相对指征,以改善生活质量。

三、手术方式的选择:从“开大刀”到“无痕手术”的进化

若符合手术指征,患者无需过度担忧手术创伤。随着医学技术进步,甲状腺手术已实现从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的跨越:

1.传统开放手术:彻底切除的“经典方案”

适用于巨大结节、恶性结节或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在颈部直接切开皮肤,暴露甲状腺后切除病灶。优点是操作直观、切除彻底,但会留下5-10厘米的颈部疤痕。

2.腔镜手术:无痕美容的“升级选择”

通过腋窝、乳晕或口腔等隐蔽部位建立通道,利用腔镜器械完成手术。术后颈部无疤痕,适合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例如,一位25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经口腔前庭腔镜手术,术后颈部完全无痕,不影响社交和工作。

3.射频消融术:良性结节的“微创革命”

对于3-4厘米的良性实性结节,射频消融术通过高温使结节组织凝固坏死,术后结节体积逐渐缩小。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仅适用于低风险良性结节。

四、术后管理:终身随访的“长期承诺”

甲状腺手术后,患者需接受长期随访以监测复发和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监测: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患者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如TSH、FT4)以调整药物剂量;

超声复查:术后每6-12个月复查颈部超声,观察残留甲状腺组织及淋巴结状态;

钙和甲状旁腺素监测:术中若损伤甲状旁腺,可能导致低钙血症,需定期监测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水平。

五、理性面对甲状腺结节:科学决策的“三步法”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患者可遵循以下步骤科学应对:

完善检查:进行高分辨率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评估结节性质和功能状态;

风险分层:根据超声特征和细针穿刺结果,将结节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个体化决策:与医生充分沟通,结合结节性质、大小、症状及自身意愿,制定治疗方案。

六、手术不是唯一答案,科学决策才是关键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决策需综合多维度因素,既不能“谈癌色变”盲目手术,也不能忽视风险延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进步,甲状腺手术已实现精准化、微创化和个性化。若您或家人发现甲状腺结节,请务必到正规医院就诊,与医生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记住:理性面对、科学决策,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

长垣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李利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