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娄萌萌:儿童腹泻补水正确方式

2025年11月03日09:19
【查看证书】

儿童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症,在腹泻过程中,孩子身体会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若不及时正确补水,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威胁孩子健康。所以,掌握儿童腹泻补水的正确方式至关重要。

一、儿童腹泻与脱水的关联

(一)腹泻导致水分丢失的机制

儿童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肠道黏膜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同时肠道内液体分泌增加,使得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体外。而且,腹泻还可能伴随呕吐、发热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二)脱水的表现及危害

轻度脱水: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稍微口渴、尿量稍减少、皮肤稍微干燥等情况。此时孩子精神状态通常还比较好,但如果不及时补水,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脱水。

中度脱水:孩子口渴明显,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弹性变差,眼窝凹陷,还可能会烦躁不安。中度脱水已经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及时纠正。

重度脱水:孩子会出现无尿、皮肤弹性极差、眼窝明显深陷、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情况。重度脱水可能危及生命,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二、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水的依据

(一)观察症状

除了上述脱水的表现外,还可以观察孩子是否有嘴唇干燥、哭时泪少、前囟门凹陷(对于婴幼儿)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说明身体已经缺水,需要及时补水。

(二)评估腹泻和呕吐情况

如果孩子腹泻次数频繁,每次排便量较多,或者伴有频繁呕吐,那么水分丢失会更严重,补水的需求也更大。例如,孩子一天腹泻超过 5 - 6 次,或者呕吐超过 3 次,就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补水情况。

(三)监测体重变化

在腹泻期间,可以定期称量孩子的体重。如果体重下降明显,超过正常波动范围,很可能是脱水导致的,要考虑增加补水量。

三、适合儿童的补水选择

(一)口服补液盐(ORS)

作用原理:口服补液盐中含有适当比例的葡萄糖、钠、钾、氯等电解质,能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有效方法。

使用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用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婴幼儿每次腹泻后应给予 50 - 100 毫升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饮用;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根据脱水情况适当增加用量。在配制口服补液盐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用温开水溶解,保证浓度准确。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有严重呕吐,无法口服补液,或者出现重度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采用静脉补液的方式。另外,口服补液盐要现配现用,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污染或成分改变。

(二)米汤

优点:米汤是一种传统的补水佳品,它容易消化吸收,且含有一定的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对于轻度脱水的儿童,米汤可以作为补水的辅助选择。

制作方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米烂,取上层米汤晾至温热后给孩子饮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口味,适当调整米汤的浓稠度。

饮用方式:同样要少量多次饮用,每次不要喂得过多,以免引起孩子不适。

(三)苹果汁(稀释后)

作用:苹果汁中含有一定的糖分和电解质,经过稀释后适合儿童饮用。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定的能量和水分,缓解腹泻带来的不适。

稀释比例:对于婴幼儿,一般将苹果汁与温开水按照 1:1 的比例稀释;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按照 1:2 或 1:3 的比例稀释。

注意事项:市场上的苹果汁可能含有较多的添加剂和糖分,最好选择新鲜苹果榨汁后稀释给孩子饮用。而且,如果孩子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谨慎使用苹果汁补水。

(四)其他饮品禁忌

在儿童腹泻期间,要避免给孩子饮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非稀释纯果汁)、运动饮料等。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不利于孩子恢复。同时,也不要给孩子喝牛奶,因为腹泻时肠道黏膜受损,牛奶中的乳糖可能无法被消化吸收,导致腹胀、腹泻加重。

四、补水的速度和频率

(一)补水速度

补水的速度要根据孩子的脱水程度和年龄来调整。对于轻度脱水的孩子,补水的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让身体逐渐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而对于中、重度脱水的孩子,在能够口服的情况下,要适当加快补水速度,但也要注意避免一次喂得过多导致呕吐。例如,中度脱水的儿童,可以在 4 小时内将补液量补充完毕。

(二)补水频率

采用少量多次的补水方式,一般每隔 10 - 15 分钟给孩子喂一次水或补液盐,每次喂 10 - 20 毫升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孩子持续补充水分,又不会给胃肠道造成太大负担。如果孩子呕吐频繁,可以在呕吐后的间隙期,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补水要点

(一)新生儿(0 - 28 天)

新生儿腹泻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腹泻,由于他们的胃肠道非常娇嫩,补水要格外谨慎。如果脱水不严重,可以通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来补充水分。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抗体,有助于孩子恢复。如果需要使用口服补液盐,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量和浓度。

(二)婴幼儿(1 个月 - 3 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补水。在补水时,可以使用滴管或小勺少量多次地喂给孩子,避免呛咳。同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在腹泻期间可以适当减少奶量,增加一些易消化的粥、米汤等食物,以补充水分和营养。

(三)学龄前儿童(3 - 6 岁)

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可以和他们沟通,让他们了解补水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主动喝水。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用的小水杯,方便他们随时饮用。如果孩子不愿意喝口服补液盐,可以通过游戏或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接受。

六、补水过程中的观察与调整

(一)观察脱水改善情况

在补水过程中,要持续观察孩子的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比如,孩子的皮肤弹性是否逐渐恢复,尿量是否增加,精神状态是否好转等。如果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要及时调整补水方案或就医。

(二)观察呕吐和腹泻情况

如果孩子在补水后呕吐或腹泻加重,可能是补水方式不当或存在其他问题。此时,要暂停补水,观察孩子的反应,必要时咨询医生。如果呕吐频繁,可能需要暂时禁食,但不禁水,待呕吐缓解后再继续少量多次补水。

(三)根据情况调整补水量和种类

随着孩子腹泻情况的改善,补水量可以逐渐减少。如果孩子开始正常进食,且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可以从口服补液盐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用水。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口味和身体反应,适时调整补水的种类。

七、家庭护理与就医指征

(一)家庭护理要点

在孩子腹泻补水期间,要做好家庭护理。保持孩子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防止红臀。给孩子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孩子着凉。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孩子再次感染。

(二)就医指征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重度脱水症状,如无尿、昏迷等。

持续频繁呕吐,无法进行口服补液。

腹泻伴有高热、剧烈腹痛、血便等症状。

经过家庭补水和护理后,症状没有改善或继续加重。

儿童腹泻补水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环节。家长要了解正确的补水方式,根据孩子的年龄、脱水程度和腹泻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水方法和饮品,掌握好补水的速度和频率,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补水和家庭护理,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如果孩子病情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娄萌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