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翟国明/文图
光山县人民医院积极探索法治医院建设路径,将法治理念贯穿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全过程。近日,记者走进光山县人民医院,通过对光山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扬的专访,深入探寻该院在法治医院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显著成效。
记者:在法治医院建设过程中,光山县人民医院如何构建科学顶层设计,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杨扬:法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党政办、法制、医务、护理等12个核心部门负责人,形成“党委统筹、部门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系统谋划三年法治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将任务细化为8大类32项具体指标,明确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实现“挂图作战”。
为强化专业支撑,医院设立法治监督科,配备3名专职法务人员,构建起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近3年来,法务团队累计审核合同450余份,出具法律意见书80余份,从源头规避法律风险。同时,我们完善职代会制度,推进院务公开,在人事、采购、绩效等重大决策中坚持集体商议、全程公示,以民主监督筑牢依法治理根基。
记者: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医院如何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与依法执业能力?
杨扬:我们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法治培训体系。一是专家授课,邀请省、市卫生健康委法规处领导、知名律师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开展专题培训,全年已举办12场,参训超1500人次。二是案例教学,选取全国典型医疗纠纷案例,组织科室进行情景模拟和复盘讨论,让法律知识活起来。三是线上学习,通过医院App推送法律知识微课程,每月开展线上考试,实现学习常态化。
我们还将法治考核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形成“学用结合、以考促学”的良性机制。通过持续努力,全院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考核通过率从2020年的85%提升至98%,依法执业意识显著增强,为保障医疗质量筑牢人才防线。
记者: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方面,医院采取了哪些具体法治举措?
杨扬:我们聚焦患者权益保障,重点抓好3个关键环节。一是规范知情告知,制定《医疗告知标准化流程》,要求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病情、治疗方案和风险,重大手术、特殊检查告知书签署率保持100%,让患者真正成为医疗决策的参与者。二是优化病历管理,建立“科室自查、病案科抽查、院领导督查”三级病历质控体系,甲级病历率连续3年稳定在93%以上,以规范文书筑牢医疗安全底线。三是畅通投诉渠道,在门诊大厅设立一站式投诉受理窗口,实行首诉负责制,确保患者诉求24小时内响应。今年上半年,患者投诉办结率达96%,满意度达95%,切实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记者:医疗纠纷处理是法治医院建设的重要环节,医院如何实现依法调解、妥善化解矛盾?
杨扬:我们构建了“三调联动”纠纷化解机制。轻微纠纷由医患关系沟通办公室联合法务、临床专家组成院内调解小组,当场介入处理,成功率达60%;复杂纠纷则与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绿色通道,今年已通过第三方调解成功化解17起矛盾;同时,我们与县法院共建“医疗纠纷巡回法庭”,为患者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诉讼指导,实现纠纷化解零距离。
此外,我们建立医疗纠纷案例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从源头上预防纠纷发生。通过多措并举,近3年医院医疗纠纷数量逐年下降,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光山县人民医院法治建设成效显著。医院近3年实现合同纠纷、行政处罚“零发生”;医疗质量持续提升,医疗差错率下降40%,患者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三。未来,光山县人民医院将持续深化法治建设,推动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