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光故事之港区篇:一剂良药

2023年12月04日16:21 来源:河南法制报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 李东红 吕曈 路梦蝶 林栋 朱思洁

“谁来给俺评理啊,俺要找调解员……”9月17日一大早,郑州航空港区法院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室来了一位老人。调解员王晓红抬头望去,见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着进了门。王晓红赶忙上前将两名老人扶到调解室的沙发上坐下,一边倒水,一边安慰二老的情绪,耐心聆听老人的倾诉。

原来,两位老人是来自郑州航空港区张庄街道宋庄村的王伯及其老伴王婶,其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王伯、王婶与儿女签订过一个协议,王婶由大儿子王大赡养,王伯由二儿子王二赡养。由于王伯患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王伯和王婶便决定,把老房子拆迁时补偿的过渡费给了王二,方便其为王伯代付医药费。

“最近我的病情加重,就想让二儿子从过渡费里拿点钱给我看病,谁知他不但不给,还另向我索要四万八千块钱。平时我的医疗费,他没有出过一分钱,都是大儿子给我的……”王伯正对着王晓红诉苦时,王二夫妇也赶到了调解室。一进门,王二就“扑通”一声跪在了父母面前,说:“爹,娘,家丑不可外扬,看在你们两个孙子的份上,咱回家吧!”王伯听到这句话,拿起拐杖指着王二说:“还嫌丢人?你们两口子管过我们吗?”

为了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王晓红连忙上去劝解:“既然来调解,就不要吵闹,有委屈咱说委屈,有理咱说理。”四人渐渐平静了下来。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王晓红找到了矛盾产生的根源,立即“对症下药”制订调解方案。她以亲情为核心、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法律法规和公德民俗,对王二夫妇进行批评教育:“从情理上说,百善孝为先,‘羊跪乳、鸦反哺,’更何况人呢?从法律上讲,你们的所作所为没有尽到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你们既违背了传统孝道美德,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听了王晓红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告,王二夫妇终于低头认错,向父母赔礼道歉,保证以后尽心尽力赡养父母,并主动提出签订赡养调解协议书。两位老人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王晓红也松了一口气。

“那天,你苦口婆心劝说了一上午,二儿子孝顺我们了,现在他天天打电话来嘘寒问暖,医疗费也总是提前给,我的‘心病’治好了。你真是给我们这个家开了一剂良药啊!”王伯在电话里激动地向王晓红道谢。

从事调解工作以来,王晓红已化解各类民事纠纷2000余起。她说,人民调解员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虽然自己年龄大了,但愿为郑州航空港区的基层治理添砖加瓦,为郑州航空港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2岁的王晓红在厚厚一本工作笔记上写下了引用的这句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