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 “心桥”下流淌幸福河

2023年03月23日16:50 来源:河南法制报

□河南法制报记者 李葆童 孙梦飞 马建刚 吕曈 李亚/文 通讯员 赵奔宇/图

陕州区简介

三门峡市陕州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因西周时周公、召公以陕原为界“分陕而治”得名,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岸相望。

陕州区河流属黄河水系,有大小河流33条,西部和北部流域面积1039平方公里,内有大小河流2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条(苍龙涧、青龙涧、清水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

陕州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黄金、铝矾土、煤炭、矿泉水并称“黄、白、黑、水”四大资源,境内地热矿泉水分布区域面积约4.1平方公里,富含钾、钠、钙、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宏量和微量元素。

陕州区文化底蕴深厚。有达摩圆寂之地空相寺,有堪称“人类穴居活化石”的豫西天井窑院,有国家AAA级景区甘山森林公园,有“豫西第一漂”雪花谷漂流、黄河白天鹅观赏苑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春和景明。绵延的黄河三门峡市陕州区沿岸,天光水色潋滟,绿树碧草婆娑,到处生机盎然,时有笑声飘曳……一幅壮阔大美的丹青轴卷徐徐展开。

微信图片_20230321150744.jpg

3月17日,“平安河南沿黄行”大型融媒采访团循着沿黄生态廊道一路向东进入陕州区,如在画中。

“以前这两边杂草丛生,很难通行。通过这两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水清岸美,不但生态更加和谐,也让市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经常在黄河生态廊道骑行的马女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陕州区实施“心桥工程”,在全区架起党建引领的“先锋桥”、经济跨越的“发展桥”、消弭隐患的“安全桥”、服务群众的“便民桥”、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桥”、缔造群众幸福的“连心桥”,推动平安建设出新成效、城市治理创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目被融入其中并作为重要篇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在金水河入黄河口,来此进行水质安全跟进调查的陕州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胡爱国,望着一泓清水穿越城市,在落日余晖映照中缓缓汇入黄河,笑容里透着自豪。

陕州区境内有淄阳河、金水河、五里河、苍龙涧河、七里河、青龙涧河等6条一级支流汇入黄河。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曾有大量农业废水、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被直排入河,导致水质破坏、河道阻塞、河水断流,既对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困扰,也给黄河水质标准和安全埋下隐患。

微信图片_20230321150749.jpg

2021年3月,胡爱国和同事在金水河秦家庄段巡河时发现,岸边茂密的野草下隐藏着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已形成陈旧垃圾带,导致河道淤堵。检察机关遂向相关单位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清理金水河陈旧垃圾,恢复河道生态环境。

“水污染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检察机关发挥职能优势、贡献自身力量,义不容辞。”陕州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海勇说。

金水河的问题明朗了,其他5条支流会不会有类似问题?随即,检察机关牵头与其他政法部门协同行政部门,对其他5条一级支流进行全面“体检”,开启“六河同治”的系统化治理,共同谱写了陕州区的治水安民乐章。

黄河是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陕州区大营镇城村的村民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黄河进入陕州区流经的第一个村庄便是城村,在黄河生态廊道城村段,城村党支部书记、“河长”张茹仙正开展每周的例行巡河。她还有一个“网红主播”身份,宣传黄河生态廊道带给城村的新变化,为村民的葡萄、西红杮等特色农产品“带货”是她抖音号的主调。

近年来,城村以“心桥工程”、“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全村种植葡萄2000余亩,年产葡萄350吨,年产值500余万元。在“网红”书记的带动下,产品不愁销路。村民人均收入、村集体收益持续增长。随着黄河沿岸的治理不断升级,村子成了周边市民休闲游的“打卡地”,漂亮的生态廊道给城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正在城村巡查基层治理工作的陕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伟东说,“心桥工程”在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当地政法机关推动平安建设、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力载体,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成为架设在老百姓心中的幸福桥。

源浚者流长。

村民广场上,儿童三五成群地嬉戏玩耍,几位老人围坐在棋盘前“拼杀”正酣,两三个在一起扯生意经的年轻人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不远处,大河汤汤,波澜不惊,落日如橘,浮光跃金,勾勒出一幅河安、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业兴的幸福画卷。

声音 1

陕州区观音堂镇是“心桥工程”最早试点地,通过实施“心桥工程”,围绕“矛盾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经济能发展、社会能稳定”,通过党建引领、文化育人、服务发展等举措,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等平台,依靠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员等队伍,逐步取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就地解决好”的成效,推动了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三门峡市检察院驻陕州区观音堂镇韩岩村第一书记 郝军

声音 2

“心桥工程”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是“枫桥经验”的陕州范本。“心桥工程”始终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为群众造福、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尺,在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新时期陕州区平安建设工作的有力载体。通过实施“心桥工程”,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增强,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谋幸福的路子越走越宽,老百姓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也更有保障。

——三门峡市政协委员、三门峡律师协会名誉会长、甘棠律师事务所主任 郭胜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