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区: 绿色发展水城共荣“四重奏”

2023年03月24日15:24 来源:河南法制报

□河南法制报记者 李葆童 孙梦飞 马建刚 吕曈 李亚/文图

湖滨区简介

湖滨区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商贸、金融、信息中心,下辖3个乡、7个街道,32.7万人,是一个城乡兼备的综合型城区。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文化、虢国文化、郭氏之姓在此发源,“禹开三门”“假虞灭虢”等传说和典故在此流传,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虢国上阳城等古迹,还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拥有天鹅之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绿化模范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中国天然氧吧等多张“国字号”名片。

九曲黄河,穿山越岭而来;两岸青山,葱郁苍翠相映;钢筋混凝土建构的高大坝体上,“黄河安澜国泰民安”朱红大字撼人心魄;湍波激流之间更有“中流砥柱”巍然屹立……这是“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壮观景象。

今年3月22日,是第31个“世界水日”,也是第36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640.jpg

当日,“平安河南沿黄行”大型融媒采访团来到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减淤、供水、发电等任务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之后综合效益又延伸至生态、科技、文旅等方面,为黄河下游流域岁岁安澜和绿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河湖滨区段沿线面积87.4平方公里,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受益最直接的区域。

在这里,我们倾听了法治助力下的绿色发展水城共荣“四重奏”,领略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诗性乐章。

安,永远是黄河作品的第一声部。

实现黄河安澜之外,平安的环境尤为重要。

“我们把设立在黄河沿岸的黄河公园警务室作为联系群众的第一窗口,发挥保护生态、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等职能。”在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的黄河公园,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分局会兴派出所指导员仝源泉正带领民警辅警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不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近年来,当地公安机关在沿黄村镇、黄河堤坝、黄河滩区开展不间断巡逻,完善沿黄生态廊道视频网络覆盖,和其他平安建设责任单位形成了全时段、全方位的沿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由此营造出的安全发展环境,成为最好的城市名片。

美,是湖滨区对生态黄河的生动诠释。“2021年夏天,我们在通往黄河公园的一段沿黄路旁,发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量混杂堆积,北边距离黄河不足50米,破坏了生态环境,直接威胁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安全。”湖滨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告诉记者,检察机关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监督程序,依法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整改,对清理后的区域进行植绿处理。

如今,如茵绿地取代脏乱差的“垃圾山”,与紧邻的黄河沿岸景观道路形成了怡人的风景线。无论滩涂绿地,还是城市公园,随处可见“大美黄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

和,是文化和法治协奏的和谐音。

640 (1).jpg

“孙庭长,我亲戚遇到个事儿,跟上次巡回法庭审理的案子情况很像……”湖滨区法院高庙法庭庭长孙卫卫被马坡村村民喊住咨询法律问题。

孙卫卫和同事按照全区政法系统开展诉源治理化解纠纷的部署,将巡回审判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并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良性互动,经常下沉基层参与各种“鸡毛蒜皮”事情的调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为讲好“黄河法治故事”,以文化人、以法育人,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精心打造了黄河法治文化带,法治文化园、法治楹联步道、法治楹联小区、天鹅湖湿地公园法治广场、水利枢纽坝区法治公园等一批具有三门峡特色的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把法治文化与黄河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美景,融入人心。

兴,是当地坚持绿色发展、水城共荣的高音。

万亩特色林果、万亩药木园、万亩花海……站在湖滨区高庙乡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观景台上极目远望,黄河沿岸壮美图景尽收眼底,描绘中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在湖滨区高庙乡规划建设三门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是示范区六大重点项目之一,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如诗的春天,我们见证,湖滨区建筑黄河生态“长城”,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水城共荣之路,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的最好体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旋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