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记者 朱清河 孙梦飞 穆智明 李文卿 曹芳 郭亚静/文图
经过一番春雨的浸润,黄河两岸生机盎然,行走在长垣黄河大堤,两侧的乡野风光如一幅幅清新的画作,每一幅都叠加着令人回味的精彩。
“穷家难舍,每隔一段时间回来看,就会发现又有新变化。”4月4日下午,“平安河南沿黄行”大型融媒采访团在紧邻黄河大堤建设的长垣黄河水利风景区内,见到了过去住在附近滩区的老魏。
老魏是长垣第一批迁建的滩区居民。现在,他和家人已在蒲东街道办事处黄河社区扎了根,全家住进了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小区,小孙子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学校。社区周边广场、超市、运动场一应俱全,职业装小镇、烹饪小镇、精密制造产业园一步之遥,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滔滔河水,润泽一方水土;百里长堤,造福一方百姓。沿黄生态风光带的美,是长垣绿色发展之美,也是长垣人满满的“生态福利”。
长垣市境内黄河干流长度56公里,滩区面积339平方公里。2021年,长垣市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中发现,沿黄乡镇存在生活污水乱排、固体废物违法堆放等问题,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生威胁。
“种种环境污染问题在黄河滩区和天然文岩渠流经的12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都不同程度存在,社会公益持续受损。”长垣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乔培科介绍,长垣市检察院有针对性地向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公开送达检察建议。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治,长期存在的污染“顽疾”得到有效治理。
长期以来,在恼里镇黄河滩区,上下游的部分渔民以船为家,靠在黄河捕鱼、经营餐饮维持生计,“渔家乐”船上饭店生意尤为红火。
“‘渔家乐’生意红火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对黄河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长垣市公安局恼里派出所所长王龙介绍,“渔民往往是散户经营,还存在管理难度大、卫生条件差、配套不完善等问题。”
2022年,长垣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多部门联合对该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推动渔船“上岸”。前期工作中,恼里派出所大方警务室民警通过多种形式,面对面向渔民宣讲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
“部分渔民表示不再经营,但对于部分想继续经营餐饮的渔民,‘上岸’后如何生活成了他们最担忧的问题。”王龙介绍,对此,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帮助渔民寻找合适店面,办理相关手续,提供扶持政策。最终,在附近村民、渔民、相关部门的共同见证下,历时3天,相关部门将大大小小近百条渔船全部吊出河道。
随着渔船“上岸”,过去的“渔家乐”改头换面,黄河人家、渔家农庄等一批特色餐馆相继在恼里镇落户,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形成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傍晚,渔家餐馆内热闹非凡,渔民尝到了“上岸”的甜头,往后的日子更有奔头……
为政者说
书写法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长垣答卷
□长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金鹏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长垣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根脉所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讲话和在河南调研时重要指示精神,长垣市围绕“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三零”创建,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市政法机关充分发挥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健全完善“河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黄河沿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在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全方位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寄托着长垣人民的美好向往。今后一个时期,长垣市将依托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服务保障黄河流域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继续提升黄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水平,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更好地造福长垣人民。
长垣简介
长垣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新乡市东部,居郑州、新乡、安阳等城市群中心,与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隔黄河相望。
长垣市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属于黄河流域,流域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黄河大堤连接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全市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堤西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除生产堤以东109平方公里为黄河干流控制,占全市总流域面积的10.4%,其余分属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两大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