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检察争先进 助推发展创一流

2023年02月06日17:18 来源:河南法制报

    □河南法制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吕峰 张叶青

    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最高检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监督,锚定“争先进、创一流”目标,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豫检品牌战略“两大战略”,推进质效工程、铁军工程、百院提升工程“三大工程”,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水平。在最高检确定的60项检察业务质效指标中,我省40项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6项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检察机关有47个集体、60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

    当好社会大局稳定的坚定捍卫者

    宽严相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批捕23948人、起诉100964人;重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严重暴力犯罪,起诉8152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恶犯罪1148人。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2022年共依法不起诉30019人,同比上升152%,诉前羁押率由53.6%降至26.8%。同步做好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化解戾气、减少对抗。

    积极推进网络依法治理。出台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意见,制定“两卡”犯罪案件办案指引,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55人。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管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强化措施,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持续抓实信访矛盾化解。建立“领导包案+公开听证+救助帮扶”信访矛盾化解机制,扎实开展重复信访积案集中专项治理、千件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攻坚化解、信访积案清理“回头看”3个活动,省委政法委、最高检交办的3批246件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已全部化解。

    深化推动诉源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担任听证员,常态化开展检察听证7849件次,借智借力释法说理、定分止争。深化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化解752件,其中争议时间达10年以上的13件,获得最高检通报表扬。司法救助困难群众3365人共2648万元。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结合办案提出837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护航者

    自觉融入战略格局。围绕创新驱动战略,省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联合省法院出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20条措施,与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协同保护知识产权7项机制,着力构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大格局。围绕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战略,依法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落实省委“万人助万企”重大部署,出台安商惠企服务发展28条措施,联合省国资委、工商联等12部门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办理合规案件231件,助力企业新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公益诉讼监督、土地执法查处领域非诉执行监督等专项活动,法治护航“中原粮仓”更稳固。围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全面推行“林长+检察长”制,联合省林长办及20多个成员单位部署开展涉林自然保护地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办理案件79件,发出检察建议29件,为生态环境提供综合司法保护。

    全力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深化“河长+检察长”制,与黄委会沿黄河务部门共同成立协作办公室,办理移送黄河沿岸生态环境问题线索132件,推动整改到位112件。聚焦省第4号总河长令实施,在全省开展河道行洪问题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受理影响河道行洪安全问题线索1872件,已整改销号1093件。落实六省市检察机关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协作意见,深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用心纾解群众难题。公开发布并积极办好2022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10件实事。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215人,追赃挽损2230.1万元。联合省住建厅持续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连续两年被纳入“河南省十大民生实事”,整治病害窨井盖64万余个。推动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建立六项机制,发现安全生产问题260余项,提前介入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40余件。部署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办理案件991件。落实新修订未成年人“两法”,依法附条件不起诉1666人,教育矫治1649人,封存犯罪记录1856人,针对严重监护失职发出督促监护令1018份,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整治学校周边安全、校园霸凌等问题,做好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省检察院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当好全面依法治省的能动推进者

    推进四大检察,维护公平正义。强化检察业务建设,着力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协调发展。联合公安机关在全省市县两级挂牌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牢牢把握“当好党委政府法治助手”定位,立案公益诉讼案件7469件,其中诉前程序办理6204件,依法起诉402件。最高检确定的60项业务质效指标中,我省40项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6项位居全国首位。

    全面从严治检,确保公正司法。不断完善省检察院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向发力机制,召开两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议,制订137条改进措施。深入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探索建立正负面清单,以“逢问必录”筑牢公正廉洁司法防线。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履职能力。制订加强新时代检察人才培养26条措施,开展“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努力在实战实训中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队伍。推动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三年规划,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部署开展“百院提升工程”,以精准指导、分类施策、动态管理促进基层检察院整体提升。

    当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引领者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及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精心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代表委员转交案事件,努力将民声民意转化为公正司法的具体举措。

    自觉接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监督。全省三级检察院共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检察人员46名,其中担任班子成员6名,中层干部17名。在省检察院聘请的特约检察员和省级人民监督员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有28人,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帮助。

    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和司法办案履职制约。坚决支持驻院纪检监察组派驻监督,建立“组组会商”、线索移送、联合调查等工作机制,主动通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推动“两个责任”联动发力。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会同省司法厅选任96名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全年共监督办案1554件。持续深化检务公开,发布案件信息16.8万件,召开4场新闻发布会,主动回应舆论关切。组织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让更多群众走进检察、监督检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全省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三个务必”,锚定“争先进、创一流”目标,持续推进“两大战略”“三大工程”,努力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