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检察院给公益诉讼做加法 为淮河支流生态穿上“防护甲”

2025年03月28日14:56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东 实习生 李梦华

  涡水悠悠泛细萍,岸林苍翠晚风轻。作为淮河的第二大支流,涡河自古便架起了豫、皖两地水运的桥梁,以其卓越的排水之功,成就“水不逾涡”的传奇,滋养着通许县孙营、竖岗、大岗李等6个乡镇,为田间沃野注入丰收的希望,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根基与发展命脉。

  春日融融,3月26日,河南法治报记者来到通许县检察院,探寻这支守护淮河支流生态的先锋力量。

  “我们紧扣开封市检察机关‘强化淮河(开封域)支流水系综合保护’的战略部署,精心布局、广聚合力,给公益诉讼做加法,为淮河支流生态穿上坚实的‘防护甲’。”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邹浩介绍道。

  空地协同 编织立体巡河网络

  沿着涡河河岸,通许县检察院的检察干警开启了徒步巡河之旅,紧盯岸边是否有肆意倾倒的垃圾废渣、非法采砂留下的疮疤,以及阻碍行洪的违规林木、高秆作物等。检察干警不时停下脚步,与沿岸百姓唠家常:“大叔,最近这河里水况咋样?你有没有瞧见过啥破坏河道的事儿?”

  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河道上空,用高清摄像头将河道情况尽收眼底。那些地处偏僻、人迹罕至的角落以及地形遮挡形成的视野盲区瞬间无处遁形。通过这场空地协同的立体巡河,一处位于涡河某河段的违规搭建、危及行洪安全的构筑物线索浮出水面。

  内外携手 汇聚强大监督力量

  发现隐患,刻不容缓。3月7日,涡河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联络员、县水利局专家、县林业发展中心骨干以及属地乡政府代表,在通许县检察院的召集下齐聚涡河河畔。众人沿着河道勘查,在热烈的讨论中,各部门的权责边界逐渐明晰,为后续河道的系统治理规划了清晰路径。

  “每到汛期,涡河水量剧增,现在趁着枯水期,解决行洪隐患恰是良机。检察机关的这一步监督‘先手棋’下得及时又精准。”通许县人大代表、“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联络员李文军忍不住赞叹,脸上满是对检察机关此次行动的认可。

  技法融合 推动精准治河落地

  为将问题彻查到底,给整改提供坚实依据,3月11日,该院再度发力,请来精通测绘的“益心为公”志愿者,运用专业设备对违规构筑物展开实地测量,结合前沿的CASS技术精细绘图,从专业维度对违法行为及其造成的公共利益损害进行严谨论证。

  在详细调查、找出铁证的基础上,该院依法启动立案程序,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督促履职令,紧盯整改落实,确保专项行动掷地有声、善作善成。

  据介绍,今后,该院将持续深耕公益诉讼检察领域,不断拓展淮河(开封域)支流水系保护的广度与深度。从守护水域岸线的每一寸土地,到深度参与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从助力受损生态的修复重生,再到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督的全流程管控,以法治为笔,绘就淮河流域生态文明的绚丽画卷,让淮河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