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人大:人大代表“微实事”托起群众“大幸福”

2025年07月10日15:36

“小区的电梯装上了,爬楼再也不费劲了!”“背街小巷有了路灯,晚上出门安全多了!”如今,在洛阳市洛宁县永宁街道,一件件“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了“升级”。

为精准掌握群众诉求,永宁街道人大代表们化身“民情收集员”,在社区街巷、居民院落、商户门店穿梭,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民情恳谈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心声。老旧小区设施老化、背街小巷照明不足、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微问题”,都被一一记录,形成“民生微实事”需求清单。同时,街道依托线上平台开通民意直通车,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表达诉求。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民生需求收集全覆盖、无遗漏,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面对收集到的各类民生问题,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街道相关部门、社区居委会、辖区企业等多方力量,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全力推动实事落地。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代表们积极奔走,协调物业和施工单位,推动加装电梯、修缮道路、更新消防设施等项目顺利实施,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针对背街小巷照明不足问题,代表们督促相关部门加装路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更温暖了群众的心;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代表们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清理、杂物整顿等专项行动,公共区域焕然一新,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为确保“民生微实事”真正惠民利民,人大代表定期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回头看”,检验项目实施效果,对群众不满意的事项,督促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并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让“微实事”持续发挥“大效益”,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永宁街道通过开展“代表联系群众日”“代表履职风采展示”等活动,引导代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鼓励代表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医疗咨询、就业指导等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拓展民生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人大代表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群众需求出发,永宁街道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用一桩桩“民生微实事”,架起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托起了群众的“大幸福”。未来,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河南法治报记者 林栋 通讯员  高朝辉 苗坤 编辑 王园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