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何永刚 通讯员 孙海州
在城市的喧嚣与宁静之间,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为信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他们全天候守护这座城市,被誉为平安的守护神、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在持续保持队伍战斗力上做“乘法”,坚决守好街面巡防第一道防线和应急处突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是平顶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队员,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和谐。
全域防控 安全感满满
夜色渐浓,万家灯火点亮城市,街头巷尾也逐渐热闹起来,平顶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队员全副武装,手握警棍、对讲机,佩戴执法记录仪等警用装备,整齐列队,穿梭于大街小巷间,以饱满的精神坚守岗位,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守护着鹰城的“脉搏”与“活力”。
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统一部署,该支队优化巡防警力配置和勤务模式,做到工作前瞻、措施前置、关口前移,突出精准化查控,以最优的警力布局、最好的战斗作风、最强的震慑效果,切实强化社会面显性用警,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明显提升,发现力、控制力、震慑力更加突显。
“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巡逻,真是安全感满满!”在鹰城广场,张大爷指着正在巡逻的队员笑着说。
该支队在市区动态设置夜间值守点位,在重点路段、区域设置巡逻点和巡逻线,覆盖重点步行街、夜市、大型商超及群众聚集活动区域;推行“潮汐布警”,动态调整巡逻频次,确保重点区域警力覆盖率100%;充分运用智慧街面巡防平台及数据资源,通过视频对讲、无人机实时掌握街面警力分布情况,实现对街面警力的可视化指挥、点对点调度,做到点上控制、线上强化、面上叠加、不留空白,构建了动态巡逻、区域联动、点线支撑、全域防控的格局。
强化实战 淬火锻尖兵
“一、二、三、四……”整齐的队伍中传出嘹亮的口号。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该支队的院子时,队员的晨训也开始了。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区,还是书声琅琅的校园,一旦遭遇突发险情,该支队队员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出精准反应,及时构筑坚固屏障。
据介绍,该支队锚定街道和校园的安防短板,量身定制高强度计划,让每一名队员都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守护平安的“定海神针”。
“开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女队员吕小杰瞄准靶心,只听“啪啪啪”几声,全部命中10环。她身着黑色训练服,清澈的眼神里透着果敢与坚毅,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洒脱与帅气。3个月前,她还经常脱靶,场上熟练的动作,离不开平日里的辛劳付出。
兵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不练。
该支队支队长芦翔说:“我们将警体技能训练贯穿日常工作,在干中练、在练中干,时刻准备着!”
该支队每周模拟不同警情开展“最小作战单元”处置演练,队员之间的战术配合和运用更加密切;突出实景、实兵、实装、实战,夏季每周在白龟湖某水上基地组织一次防汛抢险救援专项综合演练;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极端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以“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为原则,组织全市特巡警队伍不定期开展警情处置演练,切实提升了组织指挥、快速反应、应对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
在2025年全省公安特巡警比武竞赛活动中,该支队凭借扎实的警务技战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和单兵作战素质勇夺佳绩,受到省公安厅特巡警总队和市公安局党委充分认可。“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确保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从队员们铿锵有力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使命和担当。
危难时刻 守护在身旁
群众有困难时,特巡警的守护从不缺席。
“别紧张,我们送你们去医院。”滚滚车流中,警灯闪烁,该支队队员一边开车,一边安抚受伤的群众。5月29日晚,一名群众被毒蛇咬伤急需送医。危急关头,正在附近夜巡的队员驾驶警车争分夺秒,以最快速度把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救治。
8月6日凌晨,接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令:凌云路湛河桥上,一男子因和家人生气吵架要跳河,需要增援。当日值班长(值班带队人员)孙济旺带领4名队员迅速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大家根据现场态势迅速在轻生男子周围形成扇形站位,逐步缩小警戒范围,并耐心对该男子进行劝导。由于该男子情绪过于激动,突然以极快速度冲向湛河护栏,民警孙济旺、辅警马韶斌大声喝止并迅速上前,在其翻过护栏即将脱手掉下的紧急关头,分别抓住其左右臂。辅警张磊、王楷楷、任腾飞紧跟而上,网格警力、消防救援人员协同支援,合力将该男子救到安全地带。
在处理一起持菜刀准备砍人的紧急警情时,队员贾东飞持续与犯罪嫌疑人对话,分散其注意力,后熟练运用撞击、锁腿等战术动作,成功将其控制……
用真诚温暖人心,用行动践行诺言,用真情贴近群众,用忠诚守望平安,这是该支队每名队员的入警誓言和庄严承诺。
当城市进入梦乡,他们在街角的警灯旁值守;当危险突降,他们用身体筑起防线;当群众急需帮助,他们总在身旁。
铁肩担使命,忠诚筑平安。平顶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这支铁军,用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赤诚,铸造了平安鹰城最坚实的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