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记者 李智文
“我省豫南地区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特大暴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20个县(区)受灾,省减灾委决定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三级应急响应。”5月11日下午,河南省2024年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应急演练在信阳举行,省减灾委相关负责人在听取相关成员单位模拟情况汇报后,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并迅速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此次演练由河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应急管理厅主办,以汛期河南南部地区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特大暴雨,淮河流域河流发生较大洪水,信阳、南阳、驻马店等20个县(区)受灾为背景,由省级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两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紧急转移群众,实施空地配合救援;安置受灾群众,搭建临时安置点和调运救灾物资;开展生活救助,发放食物和制作热食等3个课目8个场景。
随着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洪水来了,大家快跑!”当听到警报器响声后,当地乡村干部边喊话边敲锣引导群众快速撤离住所。“在疏散群众时,我们利用科技与传统方式相结合,通过手机信号数据、无人机空中巡查、挨家挨户搜索滞留人员协助撤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灾害发生后,按照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进行转移,特别要做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病人、残疾人紧急避险转移,并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
随着演练现场模拟灾情的发展,有5名受灾群众滞留在救援运输车船无法前往的危险区域,按照预案,空中救援组迅速行动,前往受困群众所在地开展紧急救援。“直升机是航空应急救援的核心装备,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直升机在转移被困人员的操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更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
“根据转移群众安置需求,信阳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启用了集中安置点,接收半径20公里范围内的转移安置人员,同时要求各受灾县区根据灾情和需安置人口,设置县区集中安置点。”随着群众转移任务的完成,演练进入受灾群众安置阶段,记者看到,受灾群众到达安置点入住后,工作人员开始对转移群众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发放各类生活物资,并开展心理疏导、医疗救援等服务。
“此次演练内容着眼河南省自然灾害救灾救助特点进行设置,突出基层先期应急救助和后期安置保障,围绕‘案练一体、救灾救助’相结合,全面检验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应急能力。”省减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有助于检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面提升救灾救助能力,强化救灾救助防范应对准备。下一步,各部门要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极端灾害防范应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