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医美乱象 守护颜值安全

2025年03月17日10:06 来源:河南法治报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昨日,河南法治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在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15日举办的“共筑满意消费”主题活动上,最高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10件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引导各级检察机关和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河南一例入选。

案情回放

长垣市辖区内10余家生活美容场所在未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注射瘦脸针、水光针、割双眼皮、隆鼻、整形手术等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存在医疗安全隐患。部分生活美容场所未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实际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不符、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督促履职

2022年11月,长垣市检察院在开展医疗美容行业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上述线索后,予以立案调查。检察官采取现场勘验、询问违法行为人、咨询专业人员、走访行政机关等方式,并调取涉案生活美容店营业执照和营业收入、顾客资料档案等书证材料,查明长垣市辖区内10余家生活美容店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开展注射瘦脸针、割双眼皮、整形手术等医疗美容项目,并且违规发布医疗广告,误导消费者。

随后,长垣市检察院向有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案生活美容场所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有关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虽按期书面回复已整改到位,但经长垣市检察院跟进调查发现,其并未对涉案长垣市某医疗美容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和河南某医疗美容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违法经营医疗美容项目的行为进行处理。

经长垣市检察院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于2023年5月对甲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5000元、罚款7.9万元、责令立即停止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对乙公司实际控制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罚款11万元的行政处罚。2023年7月,长垣市检察院跟进调查发现,乙公司仍对外经营医疗美容项目。2023年1月至7月,涉案两家公司医疗美容项目违法所得共计70余万元。

诉讼过程

2023年10月,长垣市检察院依法向长垣市法院提起诉讼,诉请判令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医疗美容监管职责。庭审过程中,针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其已作出行政处罚,已依法履职的抗辩理由,长垣市检察院将检察建议回复期满后的3次现场调查视频、相关美容院询问笔录、相关美容院营业收入明细、实施医美项目的记录等相关证据予以出示,证明其作出的行政处罚认定的违法收入与涉案公司的实际违法收入相差甚远。案件审理过程中,有关行政机关撤销了其作出的原行政处罚决定。2024年4月,长垣市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2024年7月,有关行政机关依据法院判决,重新对涉案公司的违法行为、违法收入等进行了调查,依法对涉案公司重新作出罚没226万余元的行政处罚。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有关行政机关在全域内开展专项整顿,完善监管机制,规范美容机构的经营活动。

案件审理过程中,长垣市检察院深挖案件背后深层次原因,将相关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线索移交长垣市纪委监委,长垣市纪委监委深入调查后立案2人,并采取留置措施,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典型意义

堵塞行业漏洞维护消费者权益

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的迅速发展,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等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本案中,检察机关聚焦医美行业乱象,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经跟进调查,检察机关针对履职不正确、整改不到位情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诉”的形式督促行政机关强化监管,堵塞了医美行业监管漏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