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治水合力 共绘人水和谐新图景
3月22日上午,郑州市紫荆山广场,春光明媚,风送花香。由河南省水利厅、河南日报社联合主办,河南省河湖事务中心、河南法治报社承办的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暨“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郑州市紫荆山广场正式启动。活动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为主题,通过政策宣贯、法治倡导、公众互动等形式,全面展现河南治水兴水新成果,凝聚全社会节水护水共识。
高位推动:法治护航水安全,擘画治水新蓝图
启动仪式上,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韦彦学代表主办方宣读《全民节水护水倡议书》,呼吁公众从点滴做起,践行节水理念。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伟在讲话中指出,河南作为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肩负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2024年,全省水利系统成功应对旱涝急转的严峻挑战,全省无一水库垮坝、无一河道决堤、无一人因洪灾伤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南供水26.73亿立方米,受益人口增至3500万;建成国家级、省级美丽幸福河湖64条,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全国领先。
郭伟强调,河南水利系统将锚定“四高四争先”目标,重点推进五大任务:落实“江河战略”,强化黄河生态保护;织密“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现代水网;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深化农业、工业、生活节水革命;贯彻落实《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等法治保障。
协同共治:法治与生态双轮驱动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鲁春霞指出,河南已构建覆盖南水北调、黄河保护、水利工程管理的立体化水法规体系,2025年将重点推进《河南省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审议,开展《河南省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例》立法调研。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刘志辉公布数据:2024年全省国考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达86.1%,黄河干流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Ⅱ类,安阳河、南湾水库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河南黄河河务局总规划师李东阳表示,黄沁河堤防全线达标,干流连续25年不断流,孟津河段成为全国幸福河湖样板。
全民行动:节水护水从承诺到实践
活动现场,省水利厅聘任河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震宇为“节水推广大使”、河南法治报社首席记者曹芳为“护水普法大使”。吴震宇呼吁:“河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1/5,节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曹芳强调:“法治是护水的钢铁长城,需用多元共治守护生命之源。”
仪式最后,与会领导、市民代表在“节水中国行”签名墙郑重签名,并参观河湖生态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代水网体系建设等水利建设成效集中展示,引起市民热烈讨论。
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伟表示,本次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开展节水宣传“五进”、幸福河湖志愿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惜水爱水护水合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水利力量。
出席活动的领导还有: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李贵成,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李大刚,省公安厅二级高级警长钟毅,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申奇,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王广军,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赵栓成,河南黄河河务局总规划师李东阳,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魏剑等。
省水利厅机关各处室、省水文水资源中心、省河湖事务中心、省移民事务中心,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水利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现场活动,还有关心支持河南水利事业的广大市民群众热情参与活动,驻足观看我省水利建设、依法治水、幸福河湖建设成果展板。参与现场报道的新闻媒体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水利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法治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