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背后的“税力量”:解码河南文博消费新引擎

2025年07月02日19:20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为一座馆,赴一座城”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年5月份,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同比增长15.4%;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博物馆经济”表现尤为亮眼,博物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文化新引擎”。

闻听着“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响亮的口号,越来越多外地游客选择来到“老家河南”。“亚长牛尊太漂亮啦,这个亚长牛尊冰箱贴我要带回家珍藏。”“我买了青铜手型器的摆件,准备放到家里的书桌上。”……前来安阳殷墟博物馆参观的游客纷纷走进文创商店,选购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河南省文博场馆接待观众484.6万人次,其中,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接待观众10.8万人次、殷墟博物馆接待观众7.3万人次、河南博物院接待观众7.2万人次。

在殷墟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的文旅消费助推下,安阳市殷都区关联产业得以全面繁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殷都区零售业税收达2449万元,同比增长19%;住宿业税收达58万元,同比增长70%;餐饮业税收同比增长11%,绘就了一幅文化引领消费升级的生动图景。

河南省“博物馆热”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落实博物馆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这也是税惠政策精准推送,应享尽享的生动体现。

盛夏时节,华灯初上,洛阳隋唐应天门遗址博物馆观景台上,身着汉服的“公主”们前来拍照打卡。“今年以来,我们博物馆实现营收7230万元,同比增长33%,税惠减免额达75.6万元。有了税惠政策的扶持,我们更有信心、有资金大力投入到遗址保护的实践和创新当中,让深埋于地下的遗址焕发新的光彩。”洛阳隋唐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会计主管刘咪咪说。

“我们今年的门票免税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直接转化成发展资金,形成从文化吸引到消费带动再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安阳商潮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申威威说。

“博物馆经济”火热的同时,也对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旅游项目重点配套产业,随着殷墟博物馆持续“出圈”,周边特色民宿也在蓬勃发展。民宿老旧建筑翻新花费多,给财务管理、纳税缴费等带来不少麻烦。

为此,安阳市税务部门组织税务工作人员为文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快速响应企业税费诉求。“我只是在电子税务局上试着咨询一下,没想到税务部门的同志很快就打来了电话,做了非常详细的解答,真是太及时了。”安阳随缘民宿的经营者说。

随着亲子研学受到广大游客欢迎,洛阳偃师区依托二里头夏都遗址,搭建夏都农耕园研学实践中心,开发青铜器镶嵌、白陶制作、农耕体验等20余种课程,作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旅游项目的重点配套产业。洛阳市税务部门全面梳理相关税费政策,依托征纳互动平台精准推送《研学企业税惠指引》,帮助纳税人直达快享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公司享受各项税惠政策减免超30万元,让我们有了更多周转资金用于扩建场地、提升服务。目前,公司的一期实践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洛阳二里头研学实践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晓辉说。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博物馆热”将再迎新高潮。河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政策+服务”双轮驱动,重点支持数字博物馆建设、文创IP培育等项目,助力“博物馆经济”释放更大潜力,让税收杠杆撬动更强经济发展动能。(胡冰 赵国明)

编辑:黄慧

审核:赵显

终审:侯钦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治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