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调“豫”顺谱新篇

2024年04月17日17:21 来源:河南法制报

河南法制报记者 岳明 通讯员 赵栋梁 张丹

近年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诉源治理、普法宣传和法庭建设等领域创新探索,以生动的基层司法实践谱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篇章。

诉源治理展新姿 抓前端治未病 “加速度”解纠纷

2023年11月15日,汝州市法院钟楼人民法庭接到市仲裁委发送的批量诉讼风险预警信息:辖区某公司因业务调整,120名职工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将不再续签。

11月16日,钟楼法庭与仲裁委一同走访该企业,了解案件情况,指导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订初步调解方案;

11月17日,法庭联合仲裁委约谈该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劳动争议调委会成员,共同优化调解方案;

11月21日,在法庭、仲裁委及企业劳动争议调委会的联合诉前调解下,69名劳动者就经济补偿事宜与企业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11月28日,另有46名劳动者陆续与企业达成调解协议……

从发现劳动争议苗头,到将矛盾在诉前“化于萌芽”,短短13天,钟楼法庭为化解这起涉120人的终止劳动关系纠纷,跑出了尽可能让劳动者和企业都满意的“加速度”。这起群体性矛盾的顺利化解,不仅是钟楼法庭劳动争议“调裁审”联动化解机制有效运行的生动实践,也是河南法院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的有力证明。

人民法庭处在法院服务群众诉讼的最基层、最前沿,是及时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2022年以来,河南法院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抓手,建立以“辖区万人成诉率、诉讼案件负增长或慢增长率、司法确认效力自动履行率、服判息诉率”为主要指标的科学考核机制,引导法庭主动融入诉源治理,抓前端、治未病;出台《关于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指引》,督导全省693个人民法庭融入“三零”创建,服务乡村振兴;商丘市中级法院“立调审执”一体化改革、新安县法院“枫桥两站”等6地法庭工作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做实“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强化指导调解,共对接调解组织3156个,聘请特邀调解员2992名,联合多方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分层过滤,提升诉前分流和化解实效,全省人民法庭收案数增速明显放缓。

普法宣传有新招 “直播带法”解题  挖掘地方特色

“我是做快递业务的,经常因为快递破损被投诉,商品在运输中破损了怎么办?”“我们在外地干活,钱没拿到,怎么走法律程序?”“这样的直播可以多来点……”2023年11月20日,在宁陵县助农电商直播间里,当地城郊人民法庭庭长武洋和法官助理孙园紧盯直播屏幕,一一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

搭乘网购和直播购物的东风,为让普法形式更接地气,城郊法庭开始尝试“直播带法”,通过线上交流互动、实时答疑解惑、案例情景再现等方式,让法言法语变得接地气、有温度,促进法治宣传从单项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参与式传播转变,提高群众学法用法热情。

“我们针对观看直播的人群特征,解析消费者维权、卖家防范风险等多发的法律问题。针对群众需求,‘订单式’解答如何处理家庭邻里矛盾、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等法律问题。”城郊人民法庭庭长武洋介绍。

人民法庭要充分发挥诉源治理功能,普法宣传工作是重要功课。为此,河南各级法院充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人民法庭融入基层、贴近一线的优势,通过媒体加大对人民法庭工作的宣传力度,赢得群众的信赖和认可。范县法院濮城人民法庭结合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的史实,深入挖掘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概括形成“廉、仁、智、直”亲民爱民的板桥断案文化,引导当地形成息讼无讼的好风气;信阳市浉河区法院董家河人民法庭利用地处信阳毛尖核心产区、95%的居民以种售茶叶为生的特点,整理常见的涉茶纠纷和预防化解方法,向茶农、茶企发放《涉茶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在杞县法院平城人民法庭,“巡回审判”成了普法宣传的移动阵地,村委会、村民文化广场、群众家门口都是法庭开展以案释法、送法下乡活动的现场,法官详细解释审理流程、裁判理由及法律规定,推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法庭建设焕新貌 建强专业团队 延伸司法服务

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被国家版权局颁发“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审结的“蜜雪冰城”知识产权保护案例为原型的微电影《甜蜜蜜》荣获全国法院第九届“金法槌奖”微电影单元一等奖,庭长杨松华于2023年12月15日获评“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近两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法院南曹人民法庭喜事连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法庭在专业化审判转型后,集聚法院优秀干警和专业调解力量,保护知识产权,能动延伸司法服务等方面的深耕细作。截至2023年年底,河南全省已建成177个专业化法庭,涵盖道交、家事、金融、房地产、知识产权纠纷等23种案由,为营商环境、中药材、玉文化、旅游、钧陶瓷、铸造刺绣等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强化人民法庭建设,省法院民一庭持续深入各人民法庭办案一线,通过“四不两直”实地走访、查看工作材料、分析审判质效数据指标、出具工作督办函等方式开展常态化调研,确保人、财、物精准向基层一线倾斜。

人才使用向人民法庭倾斜。建立健全人民法庭工作津贴、优先晋升等激励机制,全省人民法庭共配备员额法官1047名、法官助理752名,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共383名,让人民法庭成为新晋人员的锻炼基地、审判骨干的培养平台、领导干部的成长摇篮。

硬件建设向脱薄争先发力。深入排查全省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针对20个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法庭,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省法院相关领导和厅级干部包干督导,解决薄弱法庭问题,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信息技术为审判执行“添翼”。全省建成652间高标准智能化法庭,各人民法庭均已实现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办案、电子签章、电子送达等功能,让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不跑路”,打造“家门口诉讼”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