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日前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要向保护科技创新精准发力,深入开展防范打击商业秘密犯罪“安芯”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要向推动产业发展精准发力,依法严厉打击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品领域侵权假冒犯罪。要向守护民生安全精准发力,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多发性犯罪,涉种子、化肥等套牌侵权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意见》提出,要完善打击模式,对知识产权犯罪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提升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质效。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建立健全常态化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强化法治服务精准供给。要依托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等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要围绕“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意见》强调,要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工作与科技、产业和经贸等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政策协同、目标协同。要严格执行接报案与立案、强制措施适用、异地办案协作等规定,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要深入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办案质效评估和执法质量监督。
延伸阅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7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我国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推进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知识产权储备实现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就拥有1件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