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民同心 与法治同行】西峡县法院:“定向”“夯基”“赋能” 三项改革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4年08月29日12:37 来源:河南法制报

       阅读提示

  近年来,西峡县法院以“政治要忠诚、良知要培育、问题要解决、能力要提升、作风要清廉、群众要满意”为核心任务,在全院大力开展“定向、夯基、赋能”三项改革工程,坚持站稳人民立场,紧盯群众需求,积极贯彻落实“勇于创新、全面先行”的工作要求,营造“想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的文化生态,产生了一批具有创新价值和较好成效的创新工作成果。

  44  微信图片_20240829114043.jpg

  法官为村民讲解村规民约

      □河南法制报记者 李文卿 通讯员 李冬冬/文图

  定向:党建改革引领服务方向

  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业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如何融党建于日常工作,避免党建工作“虚化”“弱化”,破解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西峡县法院把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在全院开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一支部一品牌”评选推介活动,打造一批有底色、特色、亮色的典型案例。

45  微信图片_20240829114059.jpg

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当事人介绍一码通的使用方法

  针对近年来涉民生执行案件数量逐年增长、执行能动性不佳、执行效率不高等问题,该院执行局党支部深化调查研究,探索出“‘五微’引领聚合力 ‘强执暖心’促发展”党建品牌,多措并举提高涉民生执行案件管理效能。

  该院立案庭党支部聚焦人民群众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从窗口建设、服务优化、制度完善、功能拓展四方面入手,专注提升诉讼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规范化水平,先后建立“一窗通办”“立案容缺”“首问负责”“1+N群众需求响应”等多项工作机制,打造精准、便捷、高效的“E心向前”综合立体服务平台。

  站在家事审判试点和内设机构改革的新起点,该院五里桥法庭党支部更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家和”为主线,以“三引导一评议”为家事庭审改革,以“细语和风”为纠纷化解法的特色化之路。且仅仅两年时间,五里桥法庭先后获得省级荣誉3项,市级荣誉9项。“细语和风”家事纠纷化解工作法更是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该院坚持把“一支部一品牌”机关党建品牌创建作为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推动党建工作和审判执行业务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各党支部结合法院职能、部门职责,创建支部品牌、提出工作口号、丰富品牌理念、提炼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司法为民,努力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院培育了17个优秀党建品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警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滴灌式”党性教育、“卡点式”业务融合、“影响性”案例带动为特点的“融合党建链”正逐步形成。

  夯基:审判改革优化服务路径

  “从诉讼主体审查、举证责任分配、证据认定等方面要素式列举需查明重点,为法官查明案件事实提供详细建议……”

  “‘共享法庭+无讼村居’,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有地方‘讨个说法’‘搞个明白’。”

  2023年9月21日下午,西峡县法院大审判庭内,2023年度“为群众办实事改革项目展评会”现场,17名汇报人逐一上台,信心满满地介绍所在部门创新工作成果。在这些创新工作中,有的聚焦政治建设引领,通过制度创新提质增效,以司法实践服务发展大局;有的关注智慧法院建设,致力于打造数字服务平台,以数字赋能法院工作现代化;有的注重司法质效,积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诉源治理走深走实……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此次展评活动以评促建,推动法院工作整体提升,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正如受邀的南阳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孟宪英所说:“此次参与展评的项目都是在法律框架内围绕工作需求,针对问题瓶颈,理念新、切口小、落点准、见效快、接地气,选题很好、思路清晰,让人耳目一新,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好评。”

  人民法院为人民。每一项创新工作的背后,都有一件件真实的案件和一个个当事人期待的目光。2021年以来,该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环境资源审判方式改革等18项工作经验被上级单位肯定,连续3年被省法院记集体一等功,2022年获得“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的国字号荣誉。西峡县法院力求创新、力争先行的背后,是以小举措护航大发展的期待与坚守,更是以能动司法回应人民需求的作为与担当。

  赋能:队伍改革提升服务能级

  “这次论文荣获全国的荣誉,离不开我院‘西窗法烛’青研社这个平台,导师每一次的指导修改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收获。”该院青研社成员王淦受邀到河南法官进修学院授课时说道。此前,他撰写的论文获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优秀奖、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二等奖。

  据了解,从2023年开始,该院全力打造青年干警培育计划,通过组建青年“西窗法烛”青研社、“茱萸花开”关爱妇女老人儿童志愿服务队、“青·法”讲师团,抓好青年干警“选、育、管、用”各环节,使一大批青年干警快速成长成才,带动和推进了西峡县法院的跨越式发展和整体形象的显著提升。

  “青年干警培养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搭建的‘一社一队一团’这三个平台,就是要通过完善的机制、丰富的活动、浓厚的氛围,培育出一批业务尖兵、调研骨干、后备干部。”该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新征介绍道。

  “西窗法烛”青研社聚焦一线实务问题,集思广益联动调研,提升研究广度深度,借助“学思论坛”“青春读书汇”“法律夜校”“理论研讨会”4个学习教育平台,通过开展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干警能力。3年来,“西窗法烛”青研社成员有38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上获奖,信息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排名第一,获评“全省信息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和“全市法院调研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茱萸花开”关爱妇女老人儿童志愿服务队,则通过探索微视频、微讲述、微镜头、微分享“四微联动”宣传新形式,提升青年干警的团结协作、担当作为、创新创造能力。

  “青·法”讲师团让青年干警担负起“谁执法谁普法”的社会责任,通过“精准式+定制式+点单式+专属式普法”的普法模式,让青年干警走进基层一线,深入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声音,真真切切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工作是新时期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西峡县法院将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在应对新情况上不断提出新思路,在解决新问题上持续推出新举措,在攻克难点、热点问题上稳步实现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努力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法制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