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杰/文 通讯员 高素萍/图
新郑市公安局龙湖派出所“马玉璞警务室”是以社区民警马玉璞命名的警务室。当警察是马玉璞从小的志愿。从警校毕业后,她于1998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2016年8月来到警务室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她的警务室有“璞心解忧屋”“爱心粥屋”“平安茶摊”“民意解忧箱”,她平均每天要在辖区走2万多步,两部手机里有8000余名微信好友,其中九成都是辖区居民和商户。
社区民警故事
“高艳和左强,上午去华南城商区1号交易广场开展商户走访和安全排查工作。临近春节了,购买年货的人越来越多,记得提醒大家注意财物和消防安全。”
“徐阳和史耀鹏,上午去华南城地铁西站开展安全巡查……”
1月7日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粥的香气弥漫在“马玉璞警务室”的晨会上。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警务室的工作任务非常重,为了节省时间,也想让大家感受到腊八节的仪式感,马玉璞特意买来腊八粥,将晨会提前到早餐时间。
“进入腊月了,辖区群众要过个好年才行……”看着眼前的腊八粥,马玉璞的思绪被拉回了2023年腊月二十那一天。
2023年的腊月二十,辖区一工地工人因拿不到工资而情绪激动,场面一时混乱。马玉璞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安抚现场的农民工,一边与工地的负责人沟通。经过5个多小时的沟通,她终于说服开发商先拨付200万元工资款。然而,在具体执行时却得知,因拨款由总部自上而下打款,北京总部的公司已放假,款项无法在春节前拨付。
“那怎么行?你得想办法找到你们领导的电话,我来联系,我是民警我不怕。”马玉璞对工地负责人说,她不愿因沟通不到而耽误一分一秒。随后,她直接联系到该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后又与北京总部不懈联系,来来回回又是十多次的沟通。“我想,应该是我的执着打动了对方。”马玉璞笑着说,最终,公司总部的财务人员返回了岗位加班放款,在春节前让一百多名农民工拿到了工资。
拿到工资的工友苏某给马玉璞发来微信:“马警官,我们已收到钱回家,年后再来看您。”年后,他们真的来了。2024年5月18日一大早,正在派出所办案的马玉璞接到苏某的电话,说在警务室等她。于是,她赶紧赶回警务室,在大门口看到一二十个工友,拿着锦旗正在等她。“那时候他们围着我,冲我真诚地笑,说着感谢的话,我特别感动,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值了。”马玉璞一张张翻过她手机里存的照片,给记者讲着一个个她和社区警务的故事。
“这是李叔夫妻俩,他们都80多岁了,是东张寨社区的独居老人。我跟他们一直有个约定,每年的大年初一都到他们家吃饺子,到2025年,该是第九个春节了。”2024年中秋节,李国喜夫妇以有急事为由,将马玉璞和同事叫到家中,非要留他们吃个中秋团圆饭。“他们一直是我和同事的牵挂,我们时常去看望他们,也每次都拒绝老人的留饭。”马玉璞说,但那天看着桌子上热腾腾的饺子,还有摆放好的月饼,我的心被暖得一塌糊涂,“那天,我就像二老的孩子一样,陪他们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对话
记者:为什么选择当警察?
马玉璞:我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人民警察,我的叔叔长期在刑侦和经侦战线上工作,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渴望成为其中一员,为社会贡献力量。选择成为警察,不仅是我从小的志愿,更是源于我内心深处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我一定会坚守初心,坚定前行,用行动诠释对警察职业的热爱与忠诚。
记者:您认为女警官在处理社区警务时是否有独特的视角和强项?
马玉璞: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女警官能敏锐感知各方情绪,耐心倾听诉求,深入了解矛盾根源,更容易让当事人平静下来。在社区警务中,女警官很适合发挥情感优势,关心特殊群体。比如定期探访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组织各类关爱活动,传递温暖;宣传安全知识时,也可以结合女性、儿童易遇到的危险,提供实用防范方法,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记者:在警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您有怎么样的特殊情感和感悟?
马玉璞:在警察节这个特殊日子,身为社区民警,我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慨。这一天,是对我们日夜坚守、默默奉献的认可。社区警务工作虽平凡琐碎,却关乎群众生活点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每一次纠纷调解、每一回安全宣传,都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因能为居民带来安心而无比自豪。任何人和事的成功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感谢并肩作战的伙伴们,在未来的日子,我们一定坚守初心,继续扎根社区,保持工作热忱,用真心换真情,共同守护社区安宁。